眼见的也不能为实啊

小时候的一个场景一直记忆深刻,在文章里也写过。就是经过一座桥,桥下是泥滩,泥滩上有许多螃蟹正在太阳底上晒肚皮,白白的一片。随着人的影子走过,跟翻多米诺骨牌似的,刷刷地螃蟹都翻身躲起来了。昨天我又去看螃蟹,突然觉得小时候看到的也许不大对。落潮后螃蟹们挺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进食。我见过它们吃海苔、吃海蜇、吃馒头,更多的时候,泥滩的螃蟹吃泥,沙滩的螃蟹吃沙。两只大螯把泥填进嘴巴里,嘴巴周围的片状结构开合开合,跟刷子似的,把泥里的有机物滤进去。吃沙的螃蟹会把吃过的沙子团成小球,整齐地排列在蟹洞四周顺便做为自己的地域标识。其余时间不是忙着保卫就是忙着进攻,把误入自己领地的入侵者赶出去,也处心积虑地试探着占领别人的领地。太阳再好,翻着肚皮晒太阳的我也没有看到。所以我想,小时候的观察是否正确呢?泥滩上的螃蟹,身上会带着泥,太阳一晒就会变白,我错看到是肚皮?螃蟹非常机警,飘过的影子、远处的足音都会使它们迅疾伏低身子,扁到洼处。能放松到集体晒肚皮那得是什么年代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两小无猜?我得把小时候的印象纠正为:可能是身上的泥被晒干后发白,晒的还是蟹盖,不是肚皮。也可能是当时海滩少有人来,螃蟹警惕性不高。这后一条已经时过景迁,不能够被证伪了。

所以所谓观察,有部分猜想在里面,想达到准确很难。观察到什么,客观地描述出来,需要冷静的科学态度,也需要不去瞎猜。科学不发达的年代这种瞎猜胡乱联系的很多,打开《本草纲目》,什么寡妇床头土童男裤裆布之类不少,《花镜》里鸡有五德、兔以影相交怀孕之类也不少,人观察太少,想得又太多了。我现在质疑我童年的观察,其实在这么多年的观察中不知道又犯了多少强不知以为知的错。想想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以后仔细观察,少下结论就是,这个心态首先要端正。

静下心来,看虾虎鱼在水面静静排列,还都同一个方向,好奇心又起:这又是在干什么?数了数,总共是六十五条。我喜欢看动物不受惊扰的样子,自在。可是很难得。一个姑娘牵条小狗跑过来,鱼群倏地散了。IMG_20151206_123250

远处有不少水鸟,我不认识。它们警觉得离人太远,也看不大清楚。

IMG_20151206_123658

沿着海边走了将近十公里。很幸福。天是这个样子。

IMG_20151206_125150

海是这个样子。

IMG_20151206_130241

每一个洞里都有一只螃蟹。

IMG_20151206_124139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