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5 再到特克斯
阴,小雨
4日从奇台坐班车匆匆赶往乌鲁木齐,停留了一天5日下午七点即坐从乌鲁木齐发往特克斯的班车,今早约9点到达特克斯。
特克斯依旧还是那个恬静安逸的小县城,十字路口漂亮的哈萨克族女交警指挥着东去西来的车辆,车貌似多了,有点小小的忙碌。那个八卦城中心的塔还在修建中,一年了,居然拆修数次,不知作何?坐在路旁等马师傅他们过来接我,看有一老先生正在给一中年妇女算命,那妇女满脸愁容,看了看手相,那老先生说“你可以活九十多岁,那妇女着急了,”师傅你咋这样呢,你再仔细看看,是不是算错了,我不想活那么久,我不想拖累我的儿女……”,听着让人倍觉心酸。
终于等来了马师傅他们,坐车没多久,马师傅就问我“这是到几环了?”,“这是四环”,“嗯,那就过了,一年没来,又转向了。”,虽是小县城但四五环还是有的,只有特克斯才是名符其实的四通八达吧。依旧沿波斯坦街(离街)出城前往工区。
很快进入山区,也进入了绿色的世界。路两侧山坡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绿色在这里到处肆虐,虽是故地重游,但也不曾记得有如此的浓绿,也许是因为刚刚从荒凉的戈壁滩出来,反差太大,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奇台极为奢侈的雨水,在这里成了家常便饭,车在路上走着走着就下雨了,乌云如此之低,好像紧紧的压在了山头,透过被雨水淋湿的窗户,看到的仿佛是这绿色的山野正在与乌云做着殊死的博斗。
旁边的阔克苏河流水湍急,沿河两岸不知什么时候多了那么多房子,挖掘机,卡车在河岸边紧张的作业,下雨也未见有停息的意思。刚刚修建好了水电站,又要在这里修水渠,两侧的山崖也没有了绿草的覆盖,裸露出灰色的岩体。就在我们工区的西边,居然发现了一个镁矿,我们去年在这里来来回回无数次都视而不见。拉矿的大车将去年刚刚修好的路面轧的坑坑洼洼,路边的排水小渠也被轧坏了。路上的车辆一下子多了很多,这原本是一条乡间公路一下子变成了交通要道,我们的车还小堵了一会儿,很显然喀拉峻草原的旅游品牌做的貌似很成功。
离开去往喀拉峻的大路,道路开始变得泥泞不堪,以时速15前行,下过雨的路面表层覆盖了一层黑色的泥浆,车在上面行驶,经常打滑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漂移,一次差点掉入旁边的河沟。但是危险还是一次一次的降临,我们的车就在快要躲开路边停靠的一辆车,尾部一滑,右后车灯蹭上了那辆车,我们的灯罩坏了,人家的车被蹭了一个印子,砸了一个小坑,交涉半天才算完毕。想那些来喀拉峻游玩的领导们是否将车再往前开一两公里,是否关注过这里牧民的衣食住行,莫非是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真不知道在这里开发旅游对牧民是益还是害。
熟悉的沟谷
沿途路过了我们去年住了两个月的哈普萨郎,甚感亲切,好想再次住到那间别致的小木屋,可惜今年我们还要往里。继续往东,一条条山沟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刻,眼前的每一条沟似乎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那情景仍旧历历在目,不过除了喀拉峻草原还有让我再想上去的念头外,别的地方我都不想上第二次,但这些我说了也不算滴。
雨后的云
我们的帐篷搭在一条河边的高地上,无论从帐篷的哪个角度望出去都是绿色的山峦。旁边五六米就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可以作为饮用水,再也不用像奇台那样担心喝水喝坏肚子了。这里夜间的温度还是很低的,必须架上火炉,终于告别了奇台的酷热。
疲惫的奔波,熄灯后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很快就睡着了。
临时宿营地
2013-6-16 一只蚂蚁
晴
由于我们要尽快完成这边的工作赶往昭苏,那边只有七八九三个月可以工作,而那的工作量还很多,而这里目前只有张师傅,智全和我三个人,所以也只有两个人可以出去干活,所以工作很紧张,奇台安逸舒适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特克斯的高山成为我们主要的战场,每天都要在这纵横的沟壑间来回的攀爬。自来到这里之后每天都忙着爬山填图采样,回来多已晚上八九点,疲惫至极,坚持着整理检查完样品资料很快就酣然入睡了。
向南望去,都是连绵的雪山
马师傅的主要角色俨然已变成厨师,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给我们做饭。而白天我们出去,也只剩马师傅一个人寂寞的留在帐篷了。我发现一个人待久了会变的,变得古里古怪。我们逐渐发现他说话少了,经常发呆,吃饭的时候忽然饶有兴趣的给我们讲河里野鸭子的故事。“早晨两只大鸭子带着一群小鸭子游到了这里,我跟了过去,好久才被发现,然后母鸭子带着小鸭子落慌而逃”,“今天我眼睁睁的看着一只小鸭子被老鹰抓走了,可怜的母鸭”,“麻鸭是最聪明的,它们看到老鹰会很快躲到河边的灌木丛之中。“,”快看,那只老鹰侵入了喜鹊的领地,喜鹊正在老鹰面前蹦跶着抗议,可老鹰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叫嚣了半天喜鹊只好躲到一边去了 “。看来只有这些野鸭子,老鹰,喜鹊与他为伴了。
我们上山了只有野鸭子给马师傅解闷了
跟智全一起爬山是一件很累人的事,他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般的往山顶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到信号给他女朋友打电话,爱情的力量简直是惊人恐怖的,我只能跟在他后面气喘吁吁的追着,心里不禁咒骂着“这个牲口”,哈哈。他也坦言给女朋友打电话已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不得不说这精神好强大,动力好十足啊。
午饭一般就是馕,黄瓜西红柿之类的,累了随时可以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发呆也是很惬意的事,当然下雨天除外,这里天气变化很快,一会儿还蓝天白云,一会儿就雷声滚滚,让人猝不及防,没有带伞的时候,运气好还可以就进找个石洞躲躲,运气差的话就只能做落汤鸡了。
像不像民工,哈哈
有如此光的一块大石头,不躺一会儿岂不可惜
雨中记录
在如此自然旷野中,两个人在异地他乡难免会感慨一下,讨论一下人生。天山飞的鹰,地下爬的虫也会成为讨论话题。
自由翱翔的雄鹰
今天就围绕一只蚂蚁展开了如下的对话:
“哇,蚂蚁真是大力士啊,居然能抱得动大自己三倍的虫子。”
“它要往那个坡上爬啊,又掉下去了啊,还那么卖力的往上爬。”
“它倒着爬了,看,快要爬上去了。”
“哎呀,又掉下去了,这会换作推着虫子往上爬了。”
“换做蚂蚁的身高,这坡要比我们爬的山高,它怎么还是执着那么卖命的往上爬呢。”
“还是没成功啊,我们要不帮它一下。”
“让它自己爬吧,我们爬山的时候谁帮我们了?”
“你过来点,挡住了阳光,那是它的能量。”
“它开始走迂回路线了,看看,它上去了上去了。”
“看旁边还有一只蚂蚁拖着虫子往同一个方向爬。”
“唉,蚂蚁比我们可怜,他们这么拼命,只是为别人卖命,最后自己什么都没落到。”
“那些无所事事的古人就是看着这些蝼蚁悟出那些大道理的吧。”
想想自己,感叹一下,看我们这算个啥,向蚂蚁学习,执着又无怨无悔。
嘿,小家伙,是不是迷路了?
2013-6-28 塔里木游击
阴,阵雨
因为根据去年所做的化探结果分析这一块可能有钨矿,而且前人也发现过一个白钨矿点,我们需要继续查证是否有别的矿点。白钨矿是很难用肉眼辨认的,一般需要拿着钨灯(其实就是紫外灯)去照,如果含白钨矿的话就会发出蓝光。白天阳光太强,钨灯照上去根本看不出效果来,所以只能在白天出去时大规模采样,背回来晚上看。实际上在我来之前,强哥跟智全曾经有一次晚上上山,沿着一条沟,拿着钨灯,把沟里的基岩挨个照了一遍,虽然未发现矿化基岩,但发现沟中转石居然有钨矿化,虽然不能确定位置,但也给我们工作带来一点希望。不过也证明晚上去找矿并不是什么好办法,地形陡,认不出路来,还是挺危险的,晚上八九点出去,凌晨两三点才回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几日的辛苦寻找,终于还是发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矿化线索。
含有白钨矿的石头在紫外灯照射下会发出蓝光
在这里我们不敢随便用铁锹挖牧民家的草场,怕带来麻烦,曾有一个草原管护站的人还过来盘问我们半天,临走还撂下了一句“我们还会再见的”,我想是不是要过来拆我们帐篷呢,哈哈。不过大部分牧民都是很友善的,6月15日那天我们在挖个小探槽,那地方比较隐蔽,应该没人能看到,也没有多少草,所以才敢放心挖,有老两口突然奔我们过来,心想肯定是来找我们麻烦的。他们不会汉语,过来后用手向我们比划着,原来我们挖土时,把旁边的一个泉水弄浑浊了,这是他们的饮用水,我们连连道歉,说一会儿就好,我们不再动了。在我们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了这老两口,正骑着马放羊呢,他拉着我非要骑他的马,还要跟我们合影,当时还害怕他们是骗我们骑马,然后要钱呢,但从他们憨厚热情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善意的,拍完照拿着我的相机反复着来回翻看,老两口乐开了怀。他们的羊群走远了,老两口又骑着马,不知道唱着什么歌向着他们的羊群奔去了。
牧民以为我们是在挖金子呢
让我们骑马合影的两位哈萨克族牧民
这边的活剩余的已经不多,20日我们从工区东边搬到了工区中间的一个小村落。这里我们租住了一间民房,搭起一顶帐篷当厨房。
这个季节,牧民大多都搬到了夏季草场,也就是山顶上的草地上。
此后我们就从一条土路上到了工区北边的高山上,每天由上而下,这样虽然费点油,但干起活来轻松多了,每天几乎五六点就能干完。连续干了几天,近处的工作基本完成,仅剩下工区东南角的塔力木没有检查。由于去那里交通不便,只能饶远路,进入塔力木景区后打游击。去年采样就是这样完成的。
27 日,依旧准备了足够的馕,方便面和菜,四个人,一辆车,沿着去年的老路,过一水库,到巩留县的二公社进入景区,门票还是10元。天阴下雨,游客很少。一直开到一个三岔口,再无法开了,去年我们住过的那家还在。见那家女主人正在晾晒酸奶疙瘩,前去打招呼,比划着问是否还记得我们几个人,她点头表示还认识,问她家的那间屋子是否还愿意租给我们,她听不懂,正好路过一小伙,帮忙给翻译了一下。最后说好一晚上100,但吃饭她不管。这雨天能有一间屋子住,还能烧火比住小帐篷好多了,住宿问题顺利解决。时间一下午四点多,天又开始下起了大雨,就如去年一样,这地方总是那个局部地区。
女主人是很爱干净整洁的,让我们把所有的行李都放好,不能随便乱放。躺着看书一会儿就睡着了,朦朦胧胧听到噼里啪啦的雨声。醒来后雨已经停了,女主人要我们去劈柴。这里取暖做饭完全靠烧柴火,我们住这屋子,取暖要烧不少柴,劈柴是很费力的,在她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了。不过我们也欣然接受,正好闲着,学学劈柴也不错。这里的柴火大多都是就地取材,是从山上砍下来的杉树,当地林业部门是明令禁止砍伐的,但这是千百年来他们的生活习惯,如不砍伐,他们如何取暖烧火。不过看着这上好的木材被劈成碎块当柴烧,着实让人觉得可惜,这要拉到外面买,得值不少钱呢。
先用锯子把木头据成大概四五十厘米长的短柱子,再把这些短柱子竖起来顺着木头的纹理劈开,劈开后再从中间劈成两截,这样放在炉子里大小刚合适。看起来虽然简单,但锯木头很是费力,杉木是相当的结实,费半天劲才下去一点。劈木头时,要把短柱子竖直了,砍准了都是问题。如何把劈开的木头弄成两截也有技巧。我们刚开始要砸上四五下才能砸断,那家男主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自己过来砸,只见他把一块木头担在一块大石头上劈一下,让木头翻转一下,让刚才的那个劈痕朝下,然后用斧头背面狠狠的一砸当即就断了,每一块都是两下搞定。果真是孰能生巧,不能不佩服人家的身手。
这爷俩今年又见了
因为决定在这里住一晚就走,今日早晨七点多就起来,天依久阴沉沉的,沟里面大雾迷茫,用开水泡了点馕填饱了肚子就立即出发。半路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在树下躲了半天,场景像极了去年,也是半路下雨,树下躲雨。两侧都是陡峻的山坡,杉树林密布,先后两次见到了两头死牛,场面异常惨烈,粑粑和肠子都摔了出来,吐着舌头,瞪着大眼,很显然都是在山上吃草时不慎摔下来的。四只脚的尚且被摔成这样,两只脚的岂能随便攀爬,当以牛为鉴。
走了近五公里的山路,终于到达目的地,匆匆测了一条剖面,采完样准备撤退,又下起了大雨,树下躲了片刻,雨势减小,就冒着细雨撤回来了。
还是去年那个地方,河边到处是草莓
顾不得吃午饭,就装上行李往外撤。下午七点多到特克斯县城吃饭。最近临近七五,新疆各地又接连发生了几次事,所以搞得县城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有巡逻车在城里面不断巡视,各个商店门上都贴有告示之类的东西,门口都有带红袖标的人,摆两个钢制头盔和警棍,进入店内都要开包检查。接连听到不少关于乌鲁木齐的消息,甚至传闻到处戒严,装甲车都已上阵。但这些丝毫没影响这里人们的正常生活。
2013-7-2 特克斯-昭苏
晴
特克斯的工作最初只计划半个月完成,结果都过了好几个半个月后终于算是完成。今早很早起来收拾东西准备撤往昭苏。
早晨11点开始出发,离开喀拉峻草原,告别特克斯。喀拉峻草原已经和天池博格达峰等多个景区一起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成功。而到这旅游的人真是络绎不绝,不知道对这片神奇的草原,对这里的牧民究竟是福还是祸?
下午一点多到昭苏县城,见县城有手持盾牌和枪支的武警在街上列阵巡逻。在小饭店匆匆吃过饭后,买了点物资就赶往阿克伢孜沟,我们将在那里驻扎一段时间。
沿途见有大片的油菜花,万亩油菜花的盛景就在眼前,不过这个时候油菜花还未全部开放。路边有很多养蜂的人。途中走错了路,原因是我们的师傅以为我们要去的地方就在水电站那条沟里,但我们却不知这里的每一条大沟基本上都建起了水电站,而我们要去的那个水电站是斯塔木斯水电站。绕了好久终于找到了这个水电站,进入了阿克伢孜沟。
进入没多久,手机就没有了信号,这次真的与世隔绝了。车沿着土路曲折前行,右侧是陡峻的山崖,左侧是水库。走了十几公里到了我们要进入的空古尔布拉克沟口,但由于车辆无法通行,而这到我们的工区直线距离还有十公里,只能在此地驻扎,当大本营,然后进到里面打游击。
昭苏万亩油菜花
此地见有多间牧民的房子,找了位牧民问问是否有房屋可租住,说他们的人夏天都搬到山里面放牧去了,有几间空房,让我们去看。最终我们看上了一间砖头屋子,里面有一张大床,睡七八个人不成问题。最后商量房租,说一月500,就算我们只住半个月也这个价格。隔壁屋子他也租出去了,租金也是500,既然有先例,那搞价也没用了。
我们的新基地
这沟中现在很是热闹,沟口有水电站,往里据说有个景区,而还有很多人到这里捡石头(这沟中有很多蛇纹石,他们当地人称为西瓜皮),而租住我们隔壁房子的人居然是我们同行,不过据说是某国土局副局长要在这里开矿,这里有铜矿和金矿,他们正在雇一批人上山挖探槽。他们得知我们是地质队的,表现的很热情,邀我们去喝酒。那位副局长和他的监工都是锡伯族人,来自于伊犁的察布察而县,据说这里的锡伯族是乾隆年间自东北经外蒙过阿勒泰到伊犁这边的,曾经跟满族是一支。他们说他们可以搞到猎枪,打野猪和野羊之类的,让我们尝尝野味(在阿克伢孜沟口不远就挂一牌子写着“国际狩猎场”,而这里的牧民家不少都有猎枪,前两天有家牧民的两只小马就被狼给吃了,所以能搞到猎枪一点都不奇怪)。而我们则帮他们看石头,拉上了电,支援了记号笔和放大镜。
这里海拔只有2000,气温适宜,屋外就是草地,出门即可看到雪山,旁边有条大河哗哗作响,青山绿水,真是养身福地。
2013-7-8 挺进空古尔布拉克
阴有阵雨
2日以来一直在张罗着买马,起初在阿克伢孜找了两个维吾尔族牧民,他们愿意带着他们的马,跟我们一起干活,价格和时间都说好了,但等了三天迟迟不来。后来听说县城每周日都有巴扎,也就是我们说的赶集,巴扎上有卖马的,于是就在7号买了三匹马,另外还雇了两个师傅,老包和老张,都五十几岁了,他俩一个是兰州永登的,一个是张掖民乐县的,说起来都是我老乡,虽然来伊犁已经二十几年了,但脸上依旧抹不掉甘肃人的那种憨厚老实。老张一开口更是浓浓的乡音,甚感亲切。
人马已经到位,物资已经准备妥当,万事俱备,只看天气了,天公似乎并不那么做美,连日都是降雨天,就在白天气温甚至下降到了八九度,不得不穿上保暖衣和保暖裤。早晨虽露着一丝蓝天,但依旧稀稀散散的飘落着几个雨点,是要停呢还是要往大里下呢?这的天气实在难以琢磨。不过据天气预报,今日阵雨后,明天天会转晴,后天阵雨。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今天可以冒雨进去,明天就可以开工干活了。
这次打游击计划5天,进出两天,干活三天。中午十二点吃过饭就开始收拾东西。工作用的,吃的,铺盖等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装了七八个编织袋。为了做到有备无患,防止出现去年吃马料的凄惨场面,吃的东西算是最多了,什么方便面了、挂面、压缩饼干之类的装了满满一袋,馕之类的装了一大袋,蔬菜也装了一编织袋。另外为了吃的更有滋味一点还特意装了菜籽油 1.5L,鸡蛋打碎了装了一瓶差不多也1.5L,带了两瓶小液化气罐。准备的已经是足够充分了。
三点半就从驻地出发,一行五人,三匹马,浩浩荡荡,沿着沟中马道一路向西向空谷尔布拉克挺进。随着两侧的山势忽陡忽缓,河道也忽宽忽窄,马道也不得不依着河岸而变,时而在南,时而在北,时而穿过杉树林,时而窜到半山坡,时起时伏,但基本是越往西地越高。刚开始还有牧民用木头搭建的小桥,可供人马通过,后来马道到了河边直接消失不见了,马得淌水才能过去,而人只能从附近的独木桥过了,那独木桥看上去很像是自然倒了的树干,并非人故意所搭。
挺进空谷尔布拉克
路上不断有阵雨袭来,我们早有防备,人有伞,马有塑料布。下午八点多据计划的扎营地还有近两公里。而此时的马道完全看不出是马道的样子来,像又不像,两侧都已是茂密的灌木丛,貌似已经荒废多年,我们五个人里面,只有智全走过这条路,此刻他才发现走错了路,抬头远望对面山腰上有一条清晰的马道,那才是去年进山的路。因为天阴,加上沟很深,眼看就要天黑,看看前方河水滚滚,往前是没法走的,只能向后转,回到山对面那条马道的道口。往回折返了差不多一公里多路,这才发现河面上横卧着一根粗大的木头,而对面的那条马道也是从河对面河滩上缓慢爬升了上去,没错,就是这里过河上那条马道的,于是把马从水缓的地方赶过去,人从那条独木桥过到河对岸,终于回到了正途。
晚上十点钟,可算是到了我们预计的目的地。这个目的地是一座闲置的空木屋。说是闲置,其实不是,这里是牧民的冬季牧场,这个季节他们都搬到山下面的草场去了,所以这条沟里现在基本没有牧民,屋子也是空着的。去年的时候智权就是住在这个屋子打游击的。相比住小帐篷,能住这样一个别墅一般的小木屋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入住小木屋
话说这个时候天已擦黑,而因为这里牧草茂盛,很多地方都没了膝盖,而由于下雨,草里面露水很大,人走过来,鞋子,袜子,裤子基本全已湿透,这里海拔已 2800左右,下过雨气温很低,差不多只有五六度的样子,目前所面临的温饱问题中温已经是严峻的问题了,幸运的是在这个小木屋里居然还有个破炉子,旁边还有一堆劈好的木柴,感谢上帝,感谢观世音菩萨,感谢阿拉,还愣着干嘛呢,先架上活再说。扔木柴,泼汽油,哗,一股熊熊烈火燃烧而起,照亮了整个屋子,更重要的温暖了身子。卸行李,搭灶台,烧热水,来不及搞大餐了,今个就开水泡面凑合一晚了。我是不忍多闻那方便面的味道,还是开水泡馕吧,智权非要给我倒点老干妈,说这样吃才有味,我坚决不要,撒点盐OK,这才是我从小到大吃得惯的那个味道。
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睡觉问题已迫在眉睫,赶紧铺行李。今年打游击条件大为改善,床上铺的不再是薄薄的那层防潮垫,而是高科技的气垫床,正当有模有样的把气垫床铺好准备打气时,才发现打气筒怎么也找不到了,翻遍了所有行李还是没找到。虽说这次是万无一失,可还是有失啊。没有打气筒总不能睡床板上吧,智全说这小问题,他以前从来不带打气筒的,每次都是用嘴吹的,三十秒就能吹起来。我试着吹了几下,可那气垫床就是纹丝不动,我实在不敢相信用嘴能吃起来,那等着让智全先吹吹试试,看他是真吹还是假吹。见他吹了三十秒气垫床还是没鼓起来,好吧,那继续吹吧,吹了十多分钟才算吹起来,果真给吹起来了,看来智全真不是吹的。 那我也吹,吹的我那个眼冒金星,头晕脑胀,严重缺氧,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刚开始确实没啥动静,但慢慢地就开始鼓起来了,后来几乎是瞬间就鼓鼓的了。其余三个人见我们能吹起来了,也纷纷效仿,但都以失败告终。以我吹气垫床的经验来看,其实吹起来是很容易的,只要坚持不气馁,要气足的原则即可。
躺在高高的气垫床上,用睡袋包裹着疲倦的身子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睡了。
2013-7-9 六月飞雪
晴转多云转阴转阵雪转阵雨
因为太累,早晨阳光照进了小木屋所有人才睡醒。见天已经完全放晴,正适合大干一场。继续开水泡馕,收拾好东西,我与强哥一组,智全跟老包一组,老张留着看马和做饭。
出发时间:11:30,出发地海拔:2800m,目的地直线距离:3km,海拔3650。
沿着一条南北向的水沟向北开爬,没走几百米,沟变窄,水变急,无法沿着沟爬了,只能采取迂回路线,从东侧山坡绕上去。由于地形较陡,岩层陡立,爬一段休息一阵,缓慢前行。下午四点半距离目的地还有1.4km,又困又饿,见草地上有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正好在此午餐。这真是一块天赐良石,坐北朝南,脚下绿草茵茵,南边白雪茫茫,吃着压缩饼干,喝着冰川雪水,无比惬意。可是任务在身,不能在此地久留,匆匆吃完就继续向上爬。
远处的雪山
绝佳的餐桌
很快眼前变成了一块平坦的草地,这是雪山区典型的,再靠近雪山,则会变成乱石堆。在草地上的一条溪流中居然看到了一个黑色的东西,靠近一看是个牛头,不,是野牦牛的头,那长长的牛角说明这不是一般的牛,牛头已经被别的动物掏空了,在牛头旁边的还有肠子,和四个牛蹄子。很显然这是一只惨遭猎杀的野牦牛,被打死,肉和皮估计都被带走了。
再往前,浅草渐渐被白雪埋没,眼前变成了白色的荒原。近处的雪跟远处雪山的雪以及天上的云完全连成了一片,如真如幻,仿佛我们来自一个混沌的世界。
踏雪前行
踩着已经没及脚踝的雪继续向前,但平坦的草地,哪怕雪地也很快消失了,完全变成了石头的世界,确切的说是石头与雪的世界。通过这种地形,最怕采空和滑到。小心翼翼的从一块石头蹦到另一块石头上,不到一公里的距离走了近四十多分钟。
直到下午五点半才算到达了目的地,三公里路走了足足七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才发现也是一堆乱石头,根本看不出有没有矿来,而两侧的基岩都是陡立的悬崖,且有积雪覆盖,很难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恰在此时,天开始飘起了雪花,这种天气,就算我想留在这,天也不容许。赶紧转身下撤,说是迟那是快,雪花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但我们还得小心翼翼的穿过那些大石头。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苦命的娃啊在山上跑。真是六月飞雪啊,如果有啥冤情的话肯定是我们的冤情了,老天爷啊,我上辈子造的什么孽啊,这辈子让我搞地质。
雪花纷飞
往下雪才慢慢小起来,衣服上,包上都是雪,终于到了平坦的草地上,鞋已经湿透,甩一甩,甩出来的不是水,而是冰和雪,脚能感觉到的不是冷而是冻。眼前忽然冒出一片布满黄色和紫色花的草地,在白雪的衬托下,很是漂亮,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依旧给人展示着最美的一面,又是一种无怨无悔,美!
花与雪
雪好歹停了,露出来一丝太阳,找一块石头,把鞋,袜子以及裤腿拧了拧水,我索性把袜子装地质包里,找来两个样品袋套脚上(这也是样品袋的一个重要用途,非常时刻当袜子穿)。还没来得及把这鞋袜给晒干了,又开始落起了雨点,还有一座600米高的山要下,继续下撤。
远远望到草地上有两只棕色的鹿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奔逃而去,也许这是两只刚刚幽会的情侣,被我们的脚步声给惊扰了。
踉踉跄跄的快要下到山底,雨才算停了,瞬间出了太阳,于是在我的正前方,一道彩虹斜跨在了山与沟之间,似乎这彩虹就是从沟里面腾跃出来的。
飞龙腾空
回到小木屋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智全也在晚我们十几分钟回来了,很显然我们四个人谁也没有逃得了被雨淋的厄运,继续围着火炉烤鞋袜。
围着火炉烤衣服
晚餐菜是西红柿鸡蛋和蒜薹,主食挂面,佐料有老干妈,牛肉酱,榨菜和鱼罐头,美美的吃了一顿。在被满屋子的烟熏的流了一通眼泪后可算安神的睡觉了。
2013-7-12 路遇野猪
晴转阵雨
早晨起来,天已放晴。摸摸睡袋湿漉漉的,看看智全头顶的那个塑料袋只接了少半袋,很明显这家伙数学学的不行,我也被搞得虚惊一场。后来听给我们晾晒铺盖的老张说,智全的那个狗皮褥子提起来哗啦啦的流水,真不知他是怎么睡着的。
由于所剩的工作已经不多。我们准备改变计划,兵分两路,我跟强哥把其中的一个点看完后立即返回撤回阿克伢孜沟中的大本营,而智全他们今天完成剩余的工作后在这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收拾东西,向西进发,翻过一个达坂进入阿登布拉克那条沟,最后出沟到夏塔古道那个景区的水电站。而我们也将在12日从阿克伢孜沟中搬出来到水电站那汇合。
跟强哥干完活,已经下午一点多,回来吃了块压缩饼干就简单的带了点东西向阿克伢孜的驻地撤了。依旧是沿着我们那天进空古尔布拉克的那条马道。
由于是下坡,一路上走得都很顺。当在穿过一块杉树林时,忽然发现前面有两个黑中带棕色的东西在头对着头的玩耍,我以为是两只小牛呢,但走到快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才猛然间发现,天呢,那是猪,是野猪。正当我习惯性的掏出相机准备拍照时,强哥已经迅速退后转身跑到后边的林子里,我也有点害怕,还没把相机打开就立即装了回去,就在同一刻我发现居然有四只野猪忽忽的窜到了林子的南边。两大两小,大的身长约有一米二,小的约有六十厘米长。我赶紧转身追上了强哥。我们必须的前进,不可能后退,于是在林子里找了两根很粗的木棍,然后各自捡了几块石头,惶恐万分的硬着头皮往野猪那个方向移动,两人边走边大声喊着。好久才穿出那片树林,但依旧心有余悸,不敢扔了手里的木棍。
一路上基本上没怎么休息,差不多是一口气,约三个半小时后,下午五点半就到了大本营。
晚上满满的吃了一碗拉条子,终于可以躺床板上睡觉了。
外面雷声轰鸣,风声鹤唳,希望那个达坂不要下雪,希望明天天晴,让智全他们顺利的通过达坂。
【路边野花】
2013-7-13 又回夏塔
晴空万里
难得一个好天,吃过早餐,就匆匆收拾东西,大约十二点左右终于收拾完毕,整整拉了两皮卡车。出沟,于是隔绝12天,终于到了有手机有信号的地方了,赶紧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中午在一个小镇上吃了饭,就立即向夏塔沟进发。下午四点左右到了夏塔景区门口,人满为患,组团旅游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是不容许私人车辆进去的除非到县旅游局和林业局办相关手续。由于这段时间旅游局的领导们都在忙昭苏县的天马节,我们的手续迟迟没有办下来,我们被拦在了景区门口。分别跟景区和林区的管理人员交涉了半天才答应我们进去。今年形势似乎比去年严峻,门口除了验票的人外,还有武警荷枪实弹的在那查验每一个进去的人,把身份证和人仔细核对,也许他们也认为夏塔古道是一条从南疆逃往北疆的绝佳路线,哈哈,这个纯属我个人瞎猜。
进了沟,汽车开了30多公里才到去年我们扎帐篷的那个水电站。此时智全 他们已经赶着马早我们半个小时到达了。七八个人合力很快搭起了三 顶帐篷。我们的新的大本营又落成了。这里是二十四小时有电,手机还有信号,是挺不错!
下午七八点时,忽然有三个哈萨克小伙骑着摩托车过来,其中一小伙问气势汹汹的问我们那马是谁的,拉走,草是他家的,还要我们明天搬走,说这地是他家的,他爷爷明天要过来看。水电站没权利让我们住着。看来来者不善,我们答应着把马牵走,他们才气冲冲的走。实际上这地盘早就属于这个水电站了。我们怕引起冲突,也没跟他多理论。
当我们把拉到另一个地方后,另一位哈萨克牧民很快骑着摩托车过来了,说这是他家的草场,他家牛也有,羊也有,这点草还不够他家的牲口吃呢。我们求了半天情,他依然摇着头说不行。最后我们要准备走的时候,他说“钱给一下嘛,可以”。原来他是要钱呢,那多少钱吧,一匹马一天50,三匹150,一分钱都不少,这分明是抢嘛。这位牧民家还搞了几个蒙古包,搞度假村,看来是想赚钱想疯了吧。我们只好牵着马回来了,等那家伙来了再说吧。
想想山沟里的那些哈萨克牧民热情的招待我们喝奶茶,喝马奶酒,甚至让我们留宿,是多么的热情,马吃点草根本算不了什么,为什么旅游区的牧民是如此的小家子气,唉,旅游开发让这些淳朴的牧民不再像往常那样热情好客了。
2013-7-16 入住小木屋
晴
连续下了两天雨,今天终于露出了蓝天。休息了几天,今天又要出发了。这次工作的主要目的地是夏塔峡谷两侧的几个侧沟,来去准备四五天。
早晨吃过饭,就开始收拾东西,五个人的东西,居然装了15个编织袋,满满的一皮卡车。锅碗瓢盆,蔬菜罐头,帐篷睡袋应有尽有,我们的司机师傅说这哪是干活,这简直是要旅游度假去呢,十天的吃的都够了。
中午十二点多,用皮卡车拉上所有东西,然后沿着夏塔沟中的路继续往里开,到车开不了的地方,再将所有东西绑到马背上。马已经由老包和老张提前赶过来了。两点钟开始出发,向夏塔峡谷深处进发,向雪山进发。
穿过茂密的 杉树林,进入铺满鲜花的高山草地,雪山近在眼前,如诗书画。蓝天,白云,鲜花,绿林就这样毫无预兆的摆在了你眼前,随你去惊呼,随你去感叹,随你去狂拍,她依旧在那里,你看到的也只不过是此时此刻的样子。由于今年降水较多,山上的雪明显比去年多多了,显得更加宏伟。想象那里曾留下我们的脚印,曾经的汗水和劳累已经毫无记忆,而那美景却如眼前清晰可见。
进入夏塔峡谷
沿着原有的马道,差不多走了两个小时,就很轻松的到了计划的区域。这一块在景区里被称为高山牧场,实际上现在是看不到牛羊的,也许是为了旅游,夏天牧民都不在这放牧,冬天才回来。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空着的小木屋,我们也准备住在一间小木屋里。远看东边的大沟有好几间房子,看起来像个大户人家,觉得位置还不错,就奔那而去。
如我们所料,这家确实是个大户人家,住人的屋子有四间,牛棚羊卷数个。屋子收拾的也算干净。另外什么炉子柴火,鞋柜衣架都有,设备很是齐全,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屋前不远就有一条小溪流过,水质清澈,用水很方便。此外外面还架着一个用红牛罐子做的外接天线,可惜我们带来配套的设备,枉费了房子主人的一片好心。
我十分怀疑,房子的主人是不学过风水学,此间木屋坐北朝南,北依青山,南临绿水,近处牧草茂盛,远处雪山屹立,无论是生活还是养生,都是绝佳的选择,无可挑剔。可惜可能因为景区不让夏季放牧的原因,不能在此享受了,我们就暂且替主人体验一下了。
透过小木屋就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
为防止空古尔布拉克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悲剧再次发生,这次我们未雨绸缪,将一大块塑料直接铺在了木屋顶上。在这间屋子里我再次遇到了那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我又看到在屋梁上挂着好几块骨头,难道这些骨头还有别的用途,还是可以用来辟邪?
屋梁上塞着很多骨头
黄昏,端着饭碗,坐在屋前的木头堆上,看着雪山,听着流水,想着哪一天能把这块草场给买下来,就在这里生活那该多好。
屋外的一片野花
2013-7-17 长途奔袭
晴转阵雨
今天所去的地方距我们住的小木屋,直线距离差不多13km,是沿着夏塔沟峡谷一路往上。若是走着过去,困怕一天回不来,所以准备骑马过去。
早晨十点钟开始出发,我,强哥,老张三人一人一匹马,老张会骑马,在前面带路,我们跟在后面。语气说是骑马,不如说是绑在马背上的一个麻袋,我基本是死死抓着马鞍子,只要保证不掉下去,至于怎么走,它会跟着前面的马走了。一路上过桥趟河,比起人走路快了很多。
沿途所见沟谷居然是如此之熟悉,忽然感觉自己一直都待在这里,从未离开。阿尔恰勒托尔冰川会在很长一段路上在你视野范围内。从遥远的雪山之巅一直延伸到夏特河中,两侧的侧碛堤如长龙一般为冰川保驾护航,而终碛堤犹如里程碑一样告诉人们当年这块冰川曾一直推到了这里。那块去年躲过的雨的大石头纹丝不动地待在那里,在我们眼里,那才是一块宝石。哈达木孜达阪那条沟里居然可以有朗朗晴空,我以为那里面一直是雾气笼罩,阴森恐怖呢,远处看起来很容易就翻过去穿越到南疆了。
哈达木孜达坂沟口
当高度一点一点向上的时候,离雪山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看的也越来越清楚。每一座雪山都不是独立的,她们被雪线圈成了一片。站在高处,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哪一座山势最高的,哪一座山是最陡的,冰川的源头究竟在哪?一个个碧蓝的冰湖错落有致点点缀在冰川之上,总觉得那是属于另外一个物种的另外一个世界,冰雪是为了防止人类去入侵的保护罩。如果真有上帝的话,也应是他们离上帝最近,因为他们是圣洁的。
雪山越来越近
骑马的好处不仅仅是快,而且还能节省很大的体力,很大一座山只要长草,只要你会驾驭,很快就能爬上去。从那个小木屋,海拔仅有2800,到目的地2560,走了共计15公里,居然才用了仅仅4个小时,下午两点就到了计划的地方,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计两个小时。但有一点不好就是屁股着实有点疼,但比起腿疼来这个真很值。
太陡了,只能牵着马了
匆匆吃过饭就开始干活,还未等全部干完,蓝天忽然就被乌云遮住,瞬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来不及多看几眼石头,立即上马,往回赶。路上雨时断时续,上身穿冲锋衣还没什么事,坐在马上,那裤子是被淋了个透,不过淋就淋吧,我早已习惯,也不得不习惯了。
回到小木屋已经是九点钟了,下了马才知道自己冻僵了,腿脚已不怎么听使唤,赶紧钻进睡袋,换上了干的衣服,在睡袋里哆嗦了好久才算缓过来。虽然狼狈,无论如何今天可算是回来了,出发前我还准备好了几件衣服,多带了几包方便面,想着如果回不来就找个小木屋过夜呢,一切还算顺利。
2013-7-18 疯狂的雪莲
晴转阵雨
早晨匆匆吃过早饭,五个人就骑马向夏特河西侧的一条沟进发。那条沟远远看起来很近很好爬。但实际上爬起来很费劲,还好山顶上面有一块平坦的草地,所以有马道可以通往。先是穿过一个杉树林,然后沿着弯曲的盘山小道缓缓到了那块平地,而我们要去的沟还要沿着山脊往北向上爬才能到。与沟底海拔高差近1200米。
爬上山顶,回望雪山
到下午一点多才算到达那条沟。远远就看到沟中的乱石堆里有很多的雪莲花,白色的花瓣远处看起来非常明显,很多花瓣已经展开,露出里面紫红色的花蕊。老张还没来得及把马给安顿好了就直奔雪莲而去,没十分钟的功夫就采了十几朵回来。
香气四溢的雪莲
匆匆吃过午饭就往要检查的点去。这条沟里全部是冰川推过来的乱石堆,人就在大小不一的乱石堆里穿行。没走多远,就看到很多的雪莲花,有开了的还有没开的,放眼四周,看上去到处都是雪莲花,很少见到如此之多的雪莲花,这里的雪莲花简直泛滥成灾了,把这条沟叫做雪莲沟一点也不为过。跟我们一起来的本地人老包也没见过这么多雪莲啊,还没跟我们打招呼,就已经饿疯了似地奔去采摘了。反倒是我们这些外乡人没把这当回事,因为我们有更重要的事就是找矿。
从沟中的转石我们已经发现了不少矿化线索,沟里面有很多表面风化成红褐色的石头,用地质锤敲开里面可以看到很多黄澄澄的黄铁矿,若是不认识的人准以为这是金子呢。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找黄铁矿的,根据去年我们所采样品分析,这条沟里铜的值很高也很密集,很有可能存在一个铜矿。找铜矿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找孔雀石化,就是找如生锈了的铜钱表面的那种绿色矿物。越往沟中的上游那种红褐色的石头越多,甚至不用敲开石头就可以看到赤裸裸的黄铁矿,我们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没过多久,果然在沟中发现了孔雀石化的石头,刚开始只是小小的一点,后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铜蓝,说明铜的品位更富了一点。
随处可见的黄铁矿
孔雀石化及铜蓝
我们看到的这些孔雀石化的石头都只是转石,它只能说明这里有矿,但矿究竟在哪里,还得根据这些转石追踪它的源头。这自然需要沿着这些有转石的地方向山上爬。这些靠近雪山的山,山坡下总会堆积大量的碎石头。稍微大点的石头踩上去还算稳当,而那些小点的石头是极易滚动的,别说是人踩上去就是稍微有点流水就会滚落下来。但我们还是饱含着一腔找大矿的热血一个劲的往上爬。为防止上面的人踩下石头把下面的人砸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都拉的很开,并尽量上下错开。有时连个站稳脚休息的地方都没有只能一个劲的往上爬,那些大点的石头就是我们主要的着力点,当然大石头也有松动的时候也不能用力过猛,一般需要试探一下才敢用力。那些孔雀石化的石头追着追着就变少甚至没了,说明我们追索的方向有问题,就向另一个方向追索。绕过那些堆积了很厚的雪(如果踩上去会陷进去),穿过更多的乱石堆,终于再一次发现了孔雀石化的石头,没得说继续向上爬吧,终于费劲周折,远远的看到不远的崖壁上绿绿的一片,没错,那就是矿化的基岩。想尽办法靠近那些基岩,几人高兴的大呼找到矿了。
矿在雪山里
再看看自己身处的环境,下边是陡峻的乱石堆,上边是个大雪山,后边是个大冰川,对面所看到的矿化基岩也是陡立的岩层,可以说是身处绝境之中。但没办法,上天就是这么爱戏弄人,也或许是怕人给糟蹋了,亦或是为了鉴赏那些敢于冒险的人,总是把好东西放在常人难以到达的高山陡崖之间,雪莲是,这铜矿也是。
每个人满心欢喜的满满的背了一大包样品,沉甸甸的开始往下撤。沿着那些碎石头下山是一件很爽的事,因为你只要控制住自己不要倒了,就可以随着那些碎石头一起滑落。滑过碎石头就得小心翼翼的过那些大石头了。等下到沟底,才发现老包坐在石头上抽烟着呢,原来这家伙根本不记得自己该干啥,而是窜到沟中采雪莲去了,而他旁边就摆着一个用雪莲打起来的垛子,我勒个去,那全是雪莲啊,看上去最起码得上百朵得有。造孽啊,这条沟里的雪莲算是遭大灾了。
老包的雪莲
回来的路上,远远看到一个人影,走近才看出来原来是老张,这家伙,不好好看马,居然也跑了这么远,漫山遍野的采雪莲来了,采了足足一编织袋,老张还很后悔的说早知道多带个编织袋了,这个袋子我都用脚使劲踹了还是装不下了。
下午七点左右,还没到放马的地方,天已经变成乌云笼罩,电闪雷鸣,米粒大的冰雹似乎是如约而至,而后就是瓢泼大雨,高山之上,没有一棵树,没有一个洞可以躲雨。一把破雨伞早就在狂风中凌乱了,根本起不到挡雨的作用。幸好我有点身高优势,就地靠在马旁边,让马的一侧迎着风,我躲在另一侧,贴着马背还是挺暖和的。
老张和老包花了好半天功夫才将两大包雪莲弄到马背上。雨暂时性的停息了片刻,而浓雾则从山下涌上山头,能见度只有十几米。牵着马开始沿着来的路往下下。下过雨的草地满是露水,没走几步,水已经渗入鞋中吱吱作响。也不敢走快,下过雨的草地还是比较滑的。幸好是草地,如果是石头或者泥土那就更滑了。雨停停下下,马道上那些不长草的地方已经变成泥潭,鞋子一会儿灌满泥浆,一会儿又在草地上洗的干干净净。一路上基本上没有停息片刻,马不停蹄的向下撤。
下到夏特河边已经是九点左右的样子。和往常一样,每到傍晚河水都会因为白天上游雪的融化而上涨,早晨淌水时,我骑在马山脚已经被水淹没,现在水更大水流更急。经常骑马的老张也不敢轻易下水,顺着河往上游走,终于找到一个水面开阔的地方,此处水流被分成三股,中间的水小,两侧水大。我跟老张骑一匹马先过。前两股水很轻松的淌过了,第三股有点吓人,那里水面窄水很急,看中心有浪花,说明那水小浅,石头都没有被淹没,选择从那通过。刚一下水,马就被强大的水流往下面水深的地方冲,完全偏离了我们想要走的路线,而更加恐怖的是由于马托着两编织袋雪莲,编织袋被水淹没后,直接把水挡住,产生了很大的阻力,马在水中摇摆,一点没有向前,就要被水流冲倒,我试着想把编织袋提高一点但丝毫没有效果,我心里顿时慌了,我想着要冲倒我就顺着跳到水浅的地方,就在那一刹那,老张狠狠的拉了一下马叉子,使劲往来水的方向一拽,马奋力往前挣扎,居然站立了起来往对岸迈了两步,这才冲出深水区,有惊无险的到了对岸。其他人由于驮的东西很少很顺利的过来了。而我的心依旧蹦蹦蹦跳着,我给老张说,我都准备跳马了,老张说那么大水,你跳下去如果不抓住马尾巴一定被水冲走。想想我就后怕,要是马被冲倒了或者我跳水里,或许我现在差不多到下游的水电站了吧,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真应了老张那句话,乡里人进城—赶黑 ,又是天黑才回到小木屋。浑身湿漉漉的,脱了湿衣服赶紧钻进睡袋,架起炉火,被浓烟熏着,但依然觉得很暖和,又是悲剧的一天。
2013-7-19 双彩虹
晴转阵雨
昨晚下了一整夜的雨,尽管我们已经做好了防漏雨的措施,但雨水依旧从两块塑料的接缝处渗入屋中。仅有的几个塑料袋被派上了大用场,但漏点不止一个,如何用一个塑料袋接上三个漏点这是个问题,聪明的老包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胶带把水引入塑料袋中,实在是太聪明了。这好比有三条相邻的河发洪水了,而只有一条河有排洪沟,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别的河的水也引到这条河中。倒霉的智全跟上次一样,还是头顶上漏雨,终于找了个塑料袋给接上了,不放心,就换了个方向,头朝另一边睡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他那个塑料袋中居然一滴雨水都没有。
大雾弥漫的沟谷
早晨雨停了,但大雾弥漫了整个沟谷,随着太阳升起,大雾才慢慢消散,而昨天我们去的那条沟,就跟变魔术似地被大片雪覆盖了,就在昨天那还是一片草地。蓝天逐渐显现,远处的雪山露出了一角,变得如此洁白,那一夜雪山又一次重生。
重生的雪山
干完剩余的一点活,中午煮了一锅土豆美美的吃了一顿就收拾东西走人。下午六点多就到了车接我们的地方,张师傅得到智全的短信后在这已经等候已久。将马上的物资放到车上,老张和老包则骑马往驻地赶,我们坐车回。路上遇见一家三口,往回走,但走回去得八九公里路,而此时天已经开始下雨,张师傅就停下车拉上了这一家三口。他们是从上海来的,报那种半自助的团,今天下午刚到,明早就赶往伊宁去赛里木湖,想想他们来着,阴天下雨,雪山没看到,高山草场没看到,空来一趟,这种旅行也实在太累太没有意思了。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们非常感谢我们,幸亏遇上了我们,否则这次夏塔古道的旅行给他们留下的也只有这场雨的记忆了。
等回到驻地, 大雨骤停,阳光乍现,就在远处的山坡上忽然架起了两道彩虹,下面的那个彩虹越来越清晰。所有人大呼小叫着,拿起相机开始狂拍。这是老天给我们打游击顺利归来接风洗尘呢。
2013-7-27 “失败”的游击
晴
20-22日休息了几天,并在昭苏县城见到了来这玩的同门师弟师妹,难得千里重逢,欣喜之下狂饮数杯喝断了篇。
23日就在近处干了一天活,中午吃饭居然从压缩饼干里吃出了橡皮筋,打电话给厂家投诉居然得到了笑声和领导不在的回复。
可以提着吃的压缩饼干
24日还是到近处干活,还没到,强哥所骑的马受惊忽然发疯似的乱跳,强哥摔下马来,所幸没什么大碍。三匹马私奔直接跑到了前一天吃草的那个沟里,驮走了我们的口粮和干活工具,我们只能无功而返。
25日终于把近处的活给干完了。
26 日进入阿登布拉克,在一个离我们驻地有5公里的远的小木屋住下了,准备在这打三天游击。路上有牧民向我们抱怨别人把路修到了他们山上,破坏了他们家的草场,他们要求赔偿。而我们对他的话半信半疑。因为山那边确实有个铁矿,去年四川的一个地质队就从这边居然把钻机拆了扛上去了,而邻近的阿克苏沟里面去年确实在修路,但根据去年的状况修到这边的雪山附近简直天方夜谭。等我们安顿好之后,抬头望上面的山顶,居然真的有一条路,但不敢确定是马道还是土路,能否通车,所以让老张和老包骑马过去一探究竟。下午七点多两人探路回来说上面确实有路,而且很宽,有好几辆铲车和挖掘机呢,在那边的一个山窝窝里还扎着八九顶帐篷,还可以看到几辆皮卡车。天呢,他们居然真的把路修到这边了。要知道要修到这得穿过雪山冰川才行啊,修到这得需要多大代价啊。
远望阿登布拉克沟上游的雪山
既然有路已经修到这,那就直接开车到上面去干了,这样我们就免去了爬1000米高差的山了,但就得需要我们的车先从夏特沟中出去,再从阿克苏河的沟中进去,可能要多绕五六十公里路,但人可以稍微轻松点。
原本计划有四个点要去,有两个比较高的点留着从山上的那条路去干。今天计划把沟底的一个点和远处的一个比较高的点完成了。我跟老包去完成那个低的点,强哥和智全去看比较远的那个点,计划让我们早点回来,跟老张一起收拾东西,下午就撤回夏特的大本营。说是低的点,实际上一点不低,露头都在离沟底六七百米的高的地方,花了很大的功夫才爬上去,期间居然还看到了一只鹿,听到我的脚步声,快速的向另一个地方奔去,那身姿如此矫捷,那么陡的坡都敢飞跃,时不时还回头看两眼,还来不及拍照已经不见了影子。
飞速逃窜的一只鹿
等我们下午五点多回来时,强哥他们早已经回来,甚至在那吃过了午饭,按理他们应该比我们晚回来才是,原来他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居然发现路都修到了要去的点呢,所以果断撤回。
既然如此,时间已经不早,那就火速撤离。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山上那条我们从未走过的路,而这次打游击最终以几乎啥也没干匆匆收场。
沟中的一种野果
2013-7-28 天路
阵雨转晴
考虑到绕到那边路途遥远,早晨七点过点就起床了。出夏塔沟后向东,到阿克苏公社后沿阿克苏河一路向南,正好有一皮卡车上山,很可能就是那边矿上的车,怕前方有卡子,我们紧跟其后,想混进去。果不其然,里面确实有一个卡子,前面那皮卡车上的人跟值班的人打了个招呼就进去了,看到我们本来要想问啥,还没来得及问我们已经进去了。 路从河道旁边开始盘旋到了半山腰,穿过树林后植被逐渐稀少,到海拔3200以后,基本上都是裸露的石头了 。
路弯弯曲曲的向上迂回,海拔越来越高,离雪山也越来越近,中午12点多,终于到了一处工地,搭着好几顶帐篷,停车过去问问此路能否通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才知道这是修路的指挥部。他们属于一个矿业公司的,这边发现了一个铁矿,铁矿的规模还不确定,由于没有路,高差大,而勘探所需的钻以及大量物资无法进来,只能先修路。而修这段路代价实在是太高了,仅仅穿过林子就赔偿树木这一项就不少,据说一棵树就得赔一万,而越到上面,修路的成本越高,目前已经投资好几千万了。负责此处工地的人也很熟悉地质工作,知道我们的目的后告诉我们前方的路虽然已经打通,但由于这个季冰雪融化的厉害,每天都发生塌方,而就在昨天,在一个垭口处发生了严重的塌方,他们自己的都被埋了,他们有一辆战旗,在垭口处要被铲车托着才能过去,我们的皮卡根本过不去。这里离我们干活的地方还有两三公里的直线距离了,但要干活,时间肯定来不及了,打算先吃点东西后再去探探路。
雪山不再是净土
此地海拔已经3700多了,他们的路已经修到了这块冰川旁边,开挖的路边石头里混杂着大量的冰块,这里正好是一个冰川推开的开阔地,我们就在冰川边上啃起了饼子。原本安静纯净的雪山,忽然来了这么多不速之客,旁边开山的机器声轰鸣作响,挖掘机,铲车,压路机轮番上阵,大量的油桶直接堆放在雪地里,挖掘机将那些开挖出来的土石都倾倒在冰川上面,这块冰川也必将很快会消亡,这里不再是净土。
冰川边旁的午餐
挖掘机正在开挖路面
匆匆吃完,就开始探路,原先修好的路早就塌的看不出来,只能沿着碎石堆往上爬,刚刚爬到一处平地,就开始落雨点。在这里最怕下雨了,因为刚刚开挖的山坡很不稳定,而冰川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碎石头,看到旁边时不时有石头滚落下来,而我们过来的时候,工地的那个负责人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安全帽,以免被落实砸伤。说时迟那是快,瞬间就电闪雷鸣,雷声几乎就是在耳边炸开,黄豆大的冰雹铺天盖地的砸落下来,我们跑了几步,找了一个离山坡比较远烧开阔一点的地方,就听着冰雹噼里啪啦的砸着安全帽,撞击声那么大,就跟有人拿着锤子砸脑袋一样,而未被遮盖的脖子被冰雹砸的很痛,心想,在这里,安全帽居然还有这样的用途。
危险的修路工作
等冰雹过后就开始下大雨刮大风,那会儿怕极了这里会塌方,沿着路小心翼翼的往前走,眼睛紧紧盯着山坡上,要有石头滚下来赶紧躲开。见旁边有一个很简易的三角棚子,赶忙钻了进去,里面已经有两三个人了,管不了那么多,挤进去躲躲再说。他们是这里炸路的工人,这个棚子就是他们临时躲风躲雨的地方,棚子是用几根木棍支成三角形然后盖一张破的篷布搭成的。
可以用来临时躲雨的小棚子
这里是一个垭口,他们已经把这个垭口炸开,把路修到了山的另一边。但这里有很多冰川冻土,地势很陡,碎石多,经常塌方,他们准备把陡的地方炸开了将路修得平缓一点。而他们具体的工作就是钻炮眼,用风钻将危险的石头炸下来,远处看他们工作,很是危险,跟他们比起来我们这工作根本算不了啥。
人工炸开的一个垭口
雨停了,山坡上时不时有石头滚落,我们还是胆战心惊的沿着塌方了的路向上爬,终于翻过了垭口,视野一下开阔了许多,可以看到远处的雪上,白茫茫连成了一片,我们所站的高度基本上与一些雪山平行。垭口过后路基本上是沿着山坡边上的碎石堆开挖出来的,没有太大的弯,也缓了很多,但那些碎石堆基本上是跟冰雪混杂在一块,雪一化就开始滚石头,随时都能听到石头滚下来哗哗的响声,挖掘机一直在这来回的清理滚落的石头。我们尽量贴着路边快速度的通过,看着路可以走到我们干活的地方,也不敢走多远,赶紧往回撤了。
为了开矿,路已经开挖到了雪山深处
从山顶下到山底,足足用了两个多小时,计划第二天早点上山,为了节省时间,当晚上就直接住在了阿克苏公社。
2013-7-29 坐着钩机去干活
晴
早晨一早就出发,到了那卡子时被告知,昨晚风太大,有两棵很粗的树被刮倒挡在了路上,车没法进去了,我们向一位哈萨克族牧民询问具体情况,他一直摇着头说进不去。想想怎么这么倒霉呢,昨天大老远的绕到这边,等上去已经太晚了,今天从这早早出发吧,却又进不去,本打算撤回去算了,但又想还是进去看看吧。实际上等我们进去没多久就看到倒着一棵很粗的树,但那树已经被砍了不少,并没有直接挡着路面,我们把一些粗的树枝搬了一下还是可以正常通行的。幸亏没听那牧民说的,也许他们不能通行是怕我们知道他们在偷伐树木吧,因为有规定,树木就算倒了,也不得擅自砍伐,但事实上我们见到很多次牧民都是以砍树枝的名义偷偷砍木头,把砍了的木头放在树枝底下。
天然滑雪场
等我们到了山顶上那个工地,已经是11点半了。现在开出了一条临时的路,但皮卡车依旧不能通行,只能让铲车和钩机通行,而最里面铁矿所需的物资都是靠铲车和钩机从这里运进去的。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有一辆钩机准备把四川地质队的钻杆运过去,工地的那位负责人非常热情,让我们搭这个顺风车一起过去。于是强哥、智全、老包和我以及四川地质队的两位工人一起搭乘了一辆钩机。我们直接坐在了钩机驾驶室后边的台子上,实际上那并不是给人坐的,只是保护发动机等装置的一个罩子,钩机运转的时候发出轰轰的响声,热浪一股一股的从屁股下面冲上来,步履蹒跚的在碎石路上挪动着,如果不是为了省力,我宁可自己走也比这快多了,不过第一次坐这玩意,感觉还是蛮新鲜的,体验一下也不错。 花了四十多分钟,仅仅前挪了1.5km,而就在我们昨天还探过的路上,又出现了新的塌方,两辆铲车正在清理,钩机也无法前行,实在不堪忍受这种龟一样的速度,跳下车我们自己走了。
搭钩机
由于沿途修路,路边开挖出了很多新鲜的岩石剖面,所以我们沿着路边走边观测,这是这边工作最为轻松的一次。今天我们重点检查的有两个地方,等到最近的这个点时已经下午两点,匆匆吃过午饭后我跟强哥兵分两路,我带着老包负责检查近处的一个点,强哥跟智全则去检查离此处还有四公里左右的一个点,计划干完后直接下山往夏塔沟水电站我们的大本营赶,此处与大本营的直线距离约5km,但垂直高差达1500m。张师傅送下我们后也向阿克苏公社下撤,然后他一个人赶回大本营。预计下山需要两个多小时时间,为了能在天黑前赶回去,所以跟强哥约好无论干多干少,必须下午7点开始下撤,干不完都行。
奔向雪山
原计划我这边要测三条剖面,但由于在此处居然发现了大量磁铁矿转石,耽误了不少时间。磁铁矿品位极高,转石可达两三米,可见含矿层位规模肯定不小,此处紧邻这家矿业公司的矿权区,想必他们的铁矿就是这种磁铁矿,但由于地势较陡,未能上去追查基岩所在位置。此时都已经五点多,正好有一铲车路过,要去垭口那边,我们正好要往回走一点测一条剖面。想必这里的师傅们已经认识我们了,打个招呼就停下了,还问我们另外两个人哪去了?老包高兴的把样品往铲车兜子里一扔自己也坐上去了,铲车司机说,上来这坐,兜子里那么颠能坐吗?原来驾驶室两侧有两个宽的平台,正好一边可以坐一个人。铲车的速度明显比钩机快多了,十来分钟就开了三公里路。到了点就下车,匆匆测完,已经六点多,赶紧开始下撤。
磁铁矿转石
原以为下山应该很轻松了,但实际上难度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这里地势较陡,根本无路可走,连一条马道羊道都没有,也许连牛羊都觉得这里吃草风险太大了。我们选择了一条沟往下撤,刚开始看沟西侧的山坡较缓,可以沿着山坡往下下,下到沟里如果下不了还得爬上来,但在山坡上走并不那么容易,由于草长的比较厚,经常深一脚浅一脚,好几次滑到,而且越走越陡,虽然不至于滑下去,但走起来实在费力,反倒是看着沟中比较平缓,水量也小,沿着沟边走应该好走一点,于是斜着下沟。下到沟底走起来果然顺畅了好多,但没走多远出现了很多大石头,沟变窄了,人不得不在石头上跳来跳去,在沟两边迂回,没办法又费了很大劲爬上了沟西侧的山坡上,如此反复好几次,山坡才变得稍微缓一点,出现了一些忽隐忽现的羊道。沿着羊道踉踉跄跄的继续往下,不知过了多久才看到水电站我们的帐篷,张师傅远远的就看到了我们,赶紧把车开到了可以接到我们的地方,尽管那离我们的帐篷也就两三百米的距离,但能少走两三百米,无异于雪中送炭。
回到帐篷,已经九点多快十点了,天已经开始黑了,此时人已筋疲力尽,接近虚脱,甚至没精神跟他们说话,把身子一下子撂床板上一点都不想动。可以说这一次是干活以来最累的一次,没有之一了。没想到为了节省体力,绕了一个大圈去干活,反倒把自己累得半死,还不如打游击时给干了,住在那里,应该稍微轻松一点。等了好久,天已经黑了,快到十点半了强哥智全他们才回来,不用问,看他们的状态也是累的够呛,坐那半天没说一句话。
晚饭马师傅做的是我最爱吃的拉条子,但这一次仅吃了几口面,连着一气喝了一瓶矿泉水,吃了几块西瓜,还渴的不行,又喝了满满一碗面汤,肚子基本上用水灌满了,才觉得不渴了。
这个迂回战打的真累啊!
2013-7-31 再上铁矿
晴
由于我“手闲”,捡了几块磁铁矿标本回去了,而这块标本引起了“各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责令我们务必尽快查清该磁铁矿基岩所在位置及规模,并做出了在此处申请探矿权的计划。而我们只能接令,7月30日休息了一天,31日一早出发,经阿克苏乡又到了山顶上那个修路的指挥部。垭口那的路还未修通,挖掘机、铲车还在轰鸣的作业着。
这次运气没有上次好,上次还有个铲车可以坐,这次只能从垭口那走过去了。下午一点多终于到达那一天捡铁矿石的地方,地表见到大量磁铁矿转石,沿着磁铁矿滚落的方向我们一直往山上爬,向上所见到的磁铁矿的转石变小并变的很少,有基岩的地方并没有发现磁铁矿,我们严重怀疑该磁铁矿已经被剥蚀掉,或者呈透镜状尖灭了。向上没多久我们再也没法向上爬了,只能下来,从旁边的另一个沟爬上去,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爬上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这条沟中发现了一条宽约5m的磁铁矿脉,匆匆编录采了样就下撤了。但总觉得我们还是没找对地方,所见转石跟基岩还是有很大差别,转石品位明显很高,这地方估计还得要搞。
寻找磁铁矿
五点多一点我们就往回撤,路上遇到两位为这边矿上工作的伙计,他们正在为该区域做磁法测量,这也证实了我们推测这块区域还存在磁铁矿的推测。这两个伙计看上去也是刚刚工作没多久的大学生,一问原来是成都理工大学毕业的。他们的工作明显比我们苦多了,他们测量时要求基本走直线,也就是说不管是山多陡,路多滑都得保持一条直线,有时候可以稍微绕一下,那伙计说他都摔过好多次了,手上摔破了好几处。相对来讲,我们的工作算是舒服多了,一般都是哪好走走哪,有危险的地方基本不去。我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两个伙计一边举着测量的仪器,一边沿着很陡的碎石坡往下冲,这活要给我,我是坚决不干的。这不得不让我再一次佩服这一帮四川人了,他们太能吃苦了。
这一次我们吸取上次的教训,没有直接下山去,而是回到下车的那个修路指挥部,等到坐车的地方已经七点多,坐上车就匆匆往下赶,到阿克苏乡已经晚上九点多了,回到帐篷快十二点,又是一次长途奔袭,不过这一次明显没有上次累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