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陈瑜; 记录/黑小夜白小天
内容梗概:关于澳洲大陆的历史环境变迁和澳洲本土哺乳动物的演化兴衰历史
一、澳大利亚气候环境历史变迁
1 澳洲—南极—南美洲联合的解体
2 澳洲气候环境变迁
二、澳洲本土哺乳动物演化
1 袋貂
2 双门齿兽类
A.袋貘类
B.袋犀类
C. 双门齿兽
3 袋狮
4 袋狼
5 袋鼠类
三、澳洲巨型动物灭绝原因探析
互动问答
现代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充满着奇特动植物的大陆,它虽然有着最为贫瘠的大陆环境,但拥有异常丰富的生物种类,比如多样性高到爆炸的鹦鹉类群。当然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有袋类动物,比如各种袋鼠、沙袋鼠或袋貂、袋鼬。
最可爱的树袋熊考拉就不说,稍微熟悉澳洲有袋类动物的朋友可能还会了解比较少的袋狸、袋食蚁兽和袋獾。那么澳大利亚的环境和这些动物的关系、演化进程如何呢?
可能会让很多朋友大跌眼镜,我们熟悉的这些有袋类动物,在仅仅几十万年前,都仍然只是澳洲大陆上并不显眼的旁门小户,它们真正繁盛起来已经是非常后期的事情了。在它们之前,澳洲大陆上到底是怎么一番奇异生物光怪陆离的景色呢,要详细说起这个,就必须从澳大利亚这个全世界最小大陆的身世说起。
一、澳大利亚气候环境历史变迁
1 澳洲—南极—南美洲联合的解体
澳洲、南极洲和南美洲实际在白垩纪晚期仍然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在恐龙灭绝之后,进入了哺乳动物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最初阶段,地球整体进入了一个非常非常温暖的阶段,这个阶段持续时间很长,有人甚至会称呼这个时期是“哺乳动物演化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甚至连北极地区都被热带植物所覆盖,在格陵兰岛上都生长着棕榈,水里还爬着鳄鱼;南极、澳大利亚还覆盖着大片的阔叶森林和针叶林,远不是现在以荒漠和冰雪为主要景色的样子。
但跟随地质活动,澳洲—南极—南美洲联合开始解体,其中在大约4500万年前的始新世,澳大利亚彻底与南极洲分裂,独立并逐渐向北方移动。在澳洲向北漂移的过程中,全球气候正好处于一个逐渐干燥和寒冷的降温期,而在此之前,南美洲更早一步脱离了这一联合。当澳大利亚彻底脱离南极并且向北移动后,绕南极环流开始出现了,这个时期大约是在渐新世初期,绕南极环流的建立意味着南极周围的高纬度海域和赤道周围的低维度海域之间的热量交换被切断了。这导致了一次全球规模、非常迅速的降温事件。这个时候全球海平面要比现在低大约30~40米,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五度,这种寒冷气候对澳洲的第一次影响就是大量的喜湿热环境的森林迅速衰退,这导致了澳洲大陆上最早一批森林环境有袋类的衰亡,其代表就是阳光袋貂。
2 澳洲气候环境变迁
澳洲在这个时期失去了大片的森林和许多森林物种,在大约2500~1500万年前,澳洲开始接近了现在的地理位置,并且通过东南亚的岛屿与这一地区产生了微量的物种交换。其中有两类真兽在这个时期,入侵到了澳大利亚,一类是蝙蝠,一类则是啮齿动物,但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入侵到澳洲的啮齿类并没有表现出比有袋类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演化优势,它们只是保持住了在澳洲的存在,从来没有繁盛过。如果按照一般的通俗理解,真兽类要比有袋类更进步,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那么这些啮齿类应该像南美洲的那些啮齿类一样迅速辐射演化出各个类型的种类。但这个现象并没有出现,我们到现在也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观点认为澳洲的本土小型鼠形有袋类在当时具有异常丰富的多样性和相当稳定的庞大种群,遏制了入侵真兽的扩散,但这种观点缺乏实际证据的支持。
到了早中新世,地球又进入了一个温和时期,但这个温和时期持续时间不长,世界各地的森林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恢复,然后又迅速经历了一个高纬度降温事件,也就是全世界又一次进入了冰河期。 这次冰河期与南极大陆冰盖出现迅速发育有关。在这一时期,地球上出现了两大事件。第一个是东地中海和副特提斯洋向南极海域输送深层高含盐度暖流的洋流,因为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最终地理封闭消失了,这样一来,一直持续向南极输送热量,组织南极冰盖发育的主力消亡了。然后是在大约1550~1400万年间,全球多地出现了原因不明的有机碳大量封存事件,这一事件在北美洲的海盆沉积物和大量的磷酸盐矿床中得到了证实。
这两个事件综合起来就是全球温室气体减少、向南极输入热量的洋流消失,南极东部地区冰盖迅速发育,这一强烈降温事件对低纬度地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的温度和降水趋于减少。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分布开始萎缩并逐渐被落叶硬叶植物所取代。在这一时期,澳大利亚的环境进一步趋向干旱,但也是在这一气候时期,澳洲动物里的一个最大的门类迅速开始了分化发展,这就是双门齿类,双门齿类实际上构成了澳洲有袋类的大半壁江山,我们熟悉的袋熊、树袋熊、袋貂、袋鼯、山足鼯和全部袋鼠类都属于这一类。但当时爆发出强劲演化势头的却不是她们,而是一类在现在的我们看来似乎非常不像有袋类的有袋类,即:双门齿兽类。这个家族的历史长达2500万年,并且一度霸占澳洲主要陆地素食有袋类的宝座,这一家族的繁衍很可能与澳洲当时的干旱环境有关,但澳洲的环境变化并没有结束,澳洲在这一次降温时期,植物群落的一个主要变化就是落叶森林进一步萎缩,而干燥的林地环境开始出现,并且逐渐向草原和荒漠环境发展。
大家通常知道开阔环境指草原,封闭环境指森林,那么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描述,如半开放式林地、开放式林地等等。该怎么理解呢?实际上这个开放就是指稀树环境,也就是并不密集的林地环境。
这个时期的年代大约是1200万年。这一次降温又再次导致了南极冰盖出现了新的增长接回,全球海平面下降达140米,比现代海平面低大约90米。于是大量水分被永久固定在南极,世界整体的气候环境又进一步干冷。这个气温下降事件,一直持续到早上新世,大约500万年前才结束,在这个时期,在并不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全球气温出现了一个上升期,当时的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5度,全球海平面较之前上升了大约60米,但仍然有一个80米的水量落差,南极洲和北极仍然固定了大量的水分。这个温和时期持续到大约320万年前就又一次被强烈降温事件打断,这个时期北极冰盖、格陵兰冰原都发育到了明显的水平。这次降温事件仍然对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300万年前地球再一次大规模回暖后,就又进入了一次相当稳定持久的冰河期,这就是更新世的开始了。从大约260万年前到现在,地球几次反复进入了寒冷的冰期和比较温和的间冰期,但再也没有出现以前的高温度的环境适宜期。这种气候环境对于澳大利亚这样的小型的更容易受气候影响的大陆来说,影响是致命的。
因为化石的保存问题和形成环境问题,澳洲有袋类的化石非常破碎,大多数都以单独的牙齿为主,只有非常少量的化石是完整的,所以这里很多介绍的物种实在没有办法配图。森林环境太温和湿润,动物尸体很容易就分解掉,细小的骨骼也往往在拌匀和形成化石期间损失殆尽,这就是除了个别地区,森林动物化石都非常稀少的原因。另外一点就是澳洲的酸性红土非常不利于化石的保存和形成,这也是制约原因之一。
二、澳洲本土哺乳动物演化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早期的森林物种。
1 袋貂
澳大利亚历史上最繁杂的森林环境动物是袋貂,虽然名字叫貂,但实际上说它是有袋类里的灵长类倒更合适。现代袋貂类都是一些森林和森林灌木环境里的杂食动物,但在史前的时期,袋貂类出现过很多奇特的类群。其中非常奇特的就是奇齿袋貂,这是一类外貌非常类似某些原始灵长类的动物,它们的吻部非常短,拥有非常复杂的牙齿结构。它们被认为非常适合吃坚硬的坚果和种子,这在现代有袋类里是看不到,而且这显示出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即——生态位空缺。也就是说,我们通常认为的,一个生态位置的占有者如果消亡了,肯定会有其他动物来弥补,但这里没有出现,在奇齿袋貂类灭绝后,有袋类再也没有出现倾向占据这个生态位置的类群,这个生态位被它们废弃了。一个有利的环境证据就是前面提到的,在历史上反复的温暖和寒冷下,澳洲森林环境遭到了无法挽回的破坏,多样性非常高的森林有袋类损失严重,并可能失去了远比我们发现更多的生态位。
大家一般都会认为热带雨林等环境富足地区的地区物种多样性非常高,但实际上在资源环境很贫乏的地区,物种也会出现非常高的多样性。表现为出现更多更特化的物种,大家都开始发展出更趋向适应某一特殊资源来避免竞争,比如一些荒漠地区的鼠类会摄取同一植物的不同位置来避免竞争,这种表现在澳大利亚也是出现过的。
2 双门齿兽类
在澳洲森林环境衰退后,那些适应干旱环境的林地、草原环境开始发育了,伴随这一环境开始大量繁衍的就是双门齿兽类。双门齿兽类包含三大类群:袋貘类、双门齿兽类和袋犀类。
A.袋貘类
袋貘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类群,它们的头骨粗看起来非常类似现代东南亚和南美洲的貘。
早期的祖袋貘
后期的袋貘
貘头骨
可这种表上最低程度的相似也就是这样了,袋貘的前肢非常粗壮,而后腿则非常细弱,而且四肢都拥有非常锋利的爪子。其实比较来,这一类群似乎在澳洲动物里扮演了旧大陆的爪兽或者是美洲的地懒一样的角色。关于它们的外貌现在实际有以下两个观点,传统观点,认为它们后退的鼻骨和面部强大附着的肌肉形成了一条短鼻,就像大象或者貘那样。但最近的观点则认为它们面部附着的肌肉可能只是形成了一个类似现代袋熊那样庞大的鼻腔,于是这个家伙的外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传统观点复原的袋貘形象
根据最新观点复原的袋貘形象
比较引人注意的是袋貘在澳大利亚的演化历史虽然很长,但物种多样性却非常非常低,另外两个类群在早中新世到上新世期间非常繁盛,这显示袋貘所占据的生态位置非常特殊,缺乏有力的竞争者,而且它们的分布环境相对稳定。
B.袋犀类
另外两个类群里在早期非常繁盛的是袋犀类,其实这类动物看起来更像巨大的袋熊,而并不像犀牛。称呼它为袋犀是因为在最早发现的一个袋犀种类的头骨上,在鼻骨末端的左右两侧和眼眶上方分别有4个粗糙的小面,这种结构与现代犀牛的角质角在头骨上留下的痕迹非常相似,科学家认为袋犀也很可能拥有四个角质的小角,属于就这么称呼它了。
晚更新世的袋犀骨骼
晚更新世的袋犀头骨
上图是典型的晚更新世的袋犀,骨骼和现代袋熊非常相似,但是仔细看头骨也可以看到粗糙的面状结构。
袋犀如果活到现在,大约会是这个样子
这种动物如果活到现在,大约会是上图这个样子,但是早期的袋犀远没有这么特化的体态,它们看起来更类似典型的袋熊。
根据上述这些复原图,大家可以看到早期袋犀的物种,无论是属级别还是物种级别,多样性都非常高。袋犀这个类群还是唯一反向入侵到澳洲以外的唯一大型素食有袋类。在晚更新世期间,有两种袋犀类成员通过约克角和新几内亚的陆桥,进入了新几内亚。其中之一就是经常被昵称为“袋熊猫”的赫族兽。这种动物个体在现代看来并不大,雄性可以达到150~200公斤,雌性可能只有70~100公斤。但它们是新几内亚有史以来体型最为庞大的动物。它们的四肢比较粗短,骨骼结构显示它们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他们主要分布在新内亚的南高地省,被称呼为熊猫的原因就是它们的食物当中被认为包含大量的竹子,这种动物的复原图如下。
被昵称为“袋熊猫”的赫族兽
跟它同时入侵到新几内亚的还有山地兽,它们的体型要小一些,只有大约100公斤,主要分布在伊里安查亚中央山脉地区。它们的牙齿显示它们可能啃食一些比较坚硬的蕨类和草本植物,这些植物现在仍然在伊里安查亚高山草甸地区生长。
C. 双门齿兽
下面我们来看这个繁盛类群里创造了多个有袋类世界记录的辉煌类群——双门齿兽。这个类群可能是全新世之前扮演者整个澳洲生态系统里最丰富、比袋鼠都更为重要的大型草食动物。这个家族的历史和袋犀一样古老。但是它们的早期类型并不是特别多。在体型和形态上,很多种类都和袋犀非常相似,主要区别是体现在牙齿结构上,但很难表述,这里不多说这个了。
这是一些非常典型、常见的中小型双门齿兽,当然最出名的还是晚更新世期间最出名的喜悦双门齿兽了。他们名字的含义是:前面具有两颗门齿,这就是双门齿兽名字的由来。它拥有3个第一。
第一,它是澳洲存在过的最大陆地哺乳动物;
第二,它是澳大利亚分布最广泛的巨型动物;
第三,它是第一种被发现描述的澳洲化石哺乳动物。
它们的体型表现出明显的两性异形,雄性身长可达3米,站立肩高大约1.8~2米,体重可达2.7吨。但雌性体型却只有雄性的1/3~1/2,大部分的雌性体重可能只有1吨左右。
因为这种巨大的体型差异,最开始科学家认为这肯定属于不同的物种,为此科学家曾经发表了多达8种双门齿兽,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可能存在超过20种,但根据化石标本研究的深入,最后经过对牙齿的仔细研究,最终证实,这8种双门齿兽实际上都是同一个物种,双门齿兽的骨架如下。
双门齿兽骨架图
双门齿兽的复原图
因为双门齿兽存在明显的两性异型,这说明它们非常有可能是群居动物,这在有袋类里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现象,现代袋鼠所谓的群体,只是单独个体在一片小区域一起活动而已,而并不是真正的群体关系。双门齿兽的体型差别表明它们是小规模的群体生活外,还反映了雄性之间可能还存激烈的争斗,比如为争夺配偶。
其实综合来说,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构,在这3类双门齿动物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四肢都非常长,因为从食性来说,袋貘、袋犀类都是严格吃软叶子的动物,它们的分布地区会是拥有更多森林、灌木的环境,而双门齿兽类则是又能吃草又能吃柔软叶子的,栖息在林地环境里拥有明显的长腿其实是一个不太有利的活动结构。因为林地环境上层植被太繁茂,底层环境又太复杂,长腿在这种环境里只能带来运动上的受限和不便,现代拥有修长长腿的动物,无外几乎都是草原或者较开阔环境下的。那么袋犀等等为什么腿也很长呢?实际上这很可能与前面说的澳洲森林环境反复在冰期退缩有关系。森林环境更加临海,而且可能相当的破碎化,食叶动物可能不得不在不同森林之间迁移移动,修长的四肢对于这种迁移是非常有利的。
谷歌图片中的典型袋熊骨架
通过袋犀和双门齿兽的骨架,大家就可以看到它们的四肢是多么的细长了。所以有人把它们复原成胖胖的像袋熊一样是没有依据的,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澳洲大陆上是这些巨大的袋熊样子的生物占据着主要角色,而这个时期,袋鼠还是配角而已。
3 袋狮
介绍完食草类,下面说说两个著名的食肉类有袋类,第一个就是袋狮。袋狮是澳大利亚历史上存在过最大的食肉哺乳动物,但和其他大陆的猛兽比起来,它还是太小了。最大的袋狮体重估算也只有170公斤,这与其他大陆动辄三四百公斤的食肉哺乳类无法相比,但袋狮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袋鼬、袋狼那样祖上就吃肉的动物。
它的祖上可是不折不扣的食素动物,如果提起它的亲戚,很多人会大跌眼镜,它的亲戚就是萌萌的树袋熊。因为祖先并没有适合猎杀的牙齿,所以袋狮的发展区别于其他利用犬齿扑杀猎物的动物,袋狮作为穿刺猎物的是门齿。
袋狮头骨
大家可以看到袋狮的上门齿呈现凿形,下门齿修长粗壮呈现穿刺形,同时巨大的前臼齿形成了铡刀形,相对于咱们熟悉的大猫让猎物窒息而死,袋狮的狩猎场面可能血腥的多,它们很可能会用强壮的前肢按住猎物,然后反复撕咬,让猎物因为受惊和大出血而快速死亡。他们的门齿并不会因此而容易脱落,因为门齿的功能性不同,其结构和稳固性也就不同。
袋狮狩猎短面袋鼠场景复原
上图是袋狮狩猎短面袋鼠的场景复原,实际上袋狮家族最开始是非常典型的树栖小动物,最古老的姬袋狮体重只有600克,而最后的屠戮袋狮平均体重可以达到130公斤。袋狮另外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它们的前足具有一个可以前后和横向移动的大拇指。这意味着袋狮具有非常好的抓握能力,这对于它们攀爬树木或者控制猎物都非常有利, 因为有了拇指的横向移动参与,提供了额外的固定点,那么抓握就会非常容易。
关于袋狮的食性曾经是很多人争论的焦点,因为它毕竟属于一个植食动物类群的后代,所以最开始人们认为它很可能也是吃植物的,那铡刀一样锋利的牙齿是用切枝叶或者水果的,更有人提出,袋狮是吃各种瓜类的。但后来针对袋狮头后骨骼的研究,指出它的确是一种非常称职的肉食猛兽,跟随化石的发现,人们甚至在双门齿兽和一些袋鼠的骨骼上发现了袋狮牙齿切割的痕迹,这才终结了对于它食性的争议。
4 袋狼
另外一类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袋狼了,这个类群最早出现的年代是2500万年前,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类群都是一些中小型生活在森林环境下的动物,这点与早期的袋狮是非常相似的。再次结合之前的环境部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动物最早都是森林环境的,但最后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或多或少的适应了更为开阔的环境。
5 袋鼠类
在前面提到的双门齿兽类繁盛的年代,袋鼠类群并不丰富,一直到了晚中新世,才出现一类非常重要的袋鼠,即——粗尾袋鼠类。
提到这一类袋鼠,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即欧文在1873年发表粗尾袋鼠这个属时所依据的标本只有牙齿、颌部和头骨碎片,并没有尾巴的材料,而欧文命名时确定的含义的确是“具有粗壮的尾部”。以至于有人认为欧文可能是随手胡乱起了个名字。而在过了大约100年之后,人们第一次发现完整的粗尾袋鼠骨架时目瞪口呆,这种袋鼠原来真的具有非常粗壮的尾巴!
这个类群的成员在晚更新世期间成为遍布澳大利亚,多样性最高的一个类群。这个类群的演化趋势非常明显:体型增大、粗壮化、头部缩短,前肢拉长、后脚脚趾数目严重减少,大部分种类每条腿上只具有一根脚趾。其中最巨大的成员是巨型短面袋鼠,其保持普通姿态时,身高可达1.5-1.8米,依靠后肢和尾巴支撑站立高度超过三米,这一类群的袋鼠虽然被认为是吃树木枝叶的,但它们表现出的却是适应在干旱坚硬开阔草原环境运动的特点。
植食动物在坚硬的地面快速移动时,需要防止打滑和侧向滑动,而且它们的蹄子又没有爪子那样的抓地力量,所以它们倾向于减少脚部接触地面的面积,这样可以防止在高速运动中,因为崎岖或者小坑什么的导致动物失衡。比如马的蹄子,是个月牙形,而牛,猪,羊,驼的蹄子是两个蹄子一起促成的一个月牙形,道理都是一样的。袋鼠在高速奔跑中,两条后腿的脚部是并拢在一起的,这样等于合并成一个运动中的着地点,可以有效的防止地面崎岖带来的问题,而粗尾袋鼠类在这个方面更为进步,它们的后肢在形态上和马的非常接近,这表明这一类群的袋鼠具有在开阔干旱地带,长距离和快速的奔跑运动能力,这种能力不仅逃避敌害有用,而且在寻找新食物来源的迁移中也非常有效。这一类群的袋鼠在晚更新世开始出现了多样性的辐射演化,这主要体现在它们开始出现对不同类型食物的适应,比如麦氏短吻袋鼠,其只摄取树木和灌木最鲜嫩的叶子,而巨型短面袋鼠则更适应坚硬粗糙的食物,这样的多样性在晚更新世早期达到了高潮。但它们之后迅速的在更新世末期灭绝,没有任何后代延续到今天。
三、澳洲巨型动物灭绝原因探析
根据以上,可以综合得出,澳洲史前的主要大型草食动物主要是四足形态的双门齿兽类,后期增加了一些大型的粗尾袋鼠类,这些类群都喜好食用灌木和树木叶子,少量偏好食用坚硬草本或者坚硬木本植物,而森林和灌木又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那么我们就很好根据这些和综合化石点的化石记录来做一个澳洲动物的分布图了
澳洲地图
地图上的色团标记着6个主要动物分布区,这里我们就开始要说澳洲巨型动物(体重超过50公斤的)灭绝的真正原因了。
整个澳洲大陆的气候环境是东南最湿润,其次是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再次是北方,最差的是西部,色团里巨形动物化石点丰富程度和大陆环境完全一致。红色地区的巨型动物群数量最多,其次是橘色和黄色,再次是绿色、蓝色。而西侧的紫色巨型动物群数量和种类都非常至少,按照物种数量计算,不到其他地区的零头,只有红色地区的1/8左右。
之前说过气候冷暖变化摧毁了澳大利亚大量的林地这是个持续现象,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背景。特别是对资源消耗巨大的巨型动物,一般通俗的来说,一说到晚更新世动物大灭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原因就是人类,澳大利亚也如此,人们听到最多的说辞是,人类五万年前抵达了澳大利亚,然后和巨型动物共存了几万年,最后杀光了它们,但其实更可能的是人类在这里背了次大自然的黑锅,澳大利亚巨型动物群的灭绝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度非常非常低。
说起这个,就得说一下人类登陆澳大利亚这个问题了。学者提供的人类登陆澳大利亚时间从3.7万年到15万年前不等,根据碳14测定的最古老年代,只有小于3.7万年才是最确定的。但你测定的材料已经到了3.7万年,那么说明肯定人类要在这个年限之前,更早就来了。综合判断,澳大利亚学者主流认为人类到达澳大利亚的年代有两个。一个是4.5~5万年前,这个支持者比较多;另外一个6.5~5.1万年前,这个支持的比较少。
冰河期澳洲地图
人类抵达澳大利亚其实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上图是冰河期的澳洲地图,从中可见,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连为一体,而东南亚、爪洼等地也连成一体。根据古地理的计算,从东南亚小块陆地到澳大利亚最短距离只有不到一百公里,根据古洋流计算,人类坐上木筏,就一定会被带到澳大利亚,时间大概是7-10天左右,这完全在人类的承受范围之内。
那么我们知道了这点,联系起人类登陆的时间点在4.5-5万年前,再来看澳洲巨型动物。因为时不时的大规模野火,和之前提到过每次在冰期,好的生存环境就会被气候破坏和萎缩,而在间冰期,气候温和湿润,好的生存环境就会复苏。但这里人们通常都忽略了几个要素。首先,植物类群的更替。因为植物化石生态方面的研究很稀缺,我们不能确定一些可能是某些动物主要采集对象的植物有没有熬过冰河期,而间冰期复苏的林地又有多少能提供给动物饮食。而且人们也经常忽略一点,就是在冰期,动物所承受的族群损失。比如在冰期,大量沿海适宜环境收缩、破碎化,很多动物就被切成了大小不等的种群。大一些的种群或许可以熬到下一次温和的间冰期,但很多被切割的小种群受到遗传嫖遍和建立者效应的影响就会消失灭亡。
加上大型动物本身繁殖周期就长,繁殖数量还少,所以实际上每次气候变化,都导致大型动物在种群减少上出现积累。根据最近这些年对化石和地质年代的研究,人们发现巨型动物群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在间冰期恢复族群数量,但实际上每次它们都没能恢复到上一次间冰期的水平,就再次进入冰期了。就好比过山车,每一个360度的转轮都要比前一个更低一下,于是最可怕的事情出现了,先是大量小栖息地的小种群相继消失,这一来减少了遗传多样性,而且把很多大种群也彻底分割了,导致这些大种群在下次冰期要继续承担减员和栖息地缩小、资源减少导致的部分族群迁移的后果。这种恶性循环其实和最早提到的气候环境对动物的影响都是一致的。
化石证据就是澳洲很多地方的巨型动物群物种级别多样性持续下降,西北地区最后很多动物群只剩下了1~2种巨型动物。这一事件的积累就是在大约21万年前,澳洲巨型哺乳动物迎来第一次灭绝高峰,一直持续到大约16万年前,才稍稍好转,这个时期,就是之前说到的粗尾袋鼠里比较喜欢摄取柔软树叶、灌木叶子的种类几乎被全盘踢出局。
然后到了11.5万年期间,又一次出现全球性降温,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就是澳大利亚内陆一个很重要的巨型淡水湖系的剧烈萎缩,这一区域的萎缩,不仅直接减少了大量的适宜栖息地,还断绝了很多物种迁徙保命的途径。于是一大批嗜好温和湿润林地灌木环境的袋鼠、双门齿兽、袋犀族群彻底消亡。间冰期一晃而过,在大约8万年前澳洲环境进一步恶化,很多地点的小种群在此后不再出现新的化石记录,说明其已经消亡,然后仅仅过了5000年,在7.5万年前,澳大利亚又一次进入干旱和寒冷时期,这个时候全澳大利亚的巨型动物物种多样性跌到大约只有十种,种群剧烈萎缩。这个时期,喜好河流湿润森林环境的袋犀在5.5万年前彻底灭绝,大量残余的适应吃中等纤维的粗尾袋鼠也灭绝了,这一灭绝爆发期在5.2~7.5万年之间。
而在人类登陆的5万年前,整个澳洲的巨型生物物种还剩7种,它们在人类登陆过的2000~3000年后相继灭绝,其中西澳短吻袋鼠、博恩氏断面袋鼠成为最后灭绝的两种巨型动物。
人类在抵达澳大利亚的这么短时间内,只有7个物种灭绝,而其他几十种巨型动物早在人类登陆之前就灭绝了。而且人类见到这7个物种的时候,这7个最后的物种是已经在反复不停的小间冰期、小冰期来回摧残之下残留的最小种群了,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人类登陆,那么受到适宜环境减少、种群高度萎缩和近亲繁殖的种种压力,这七种巨型动物也很可能延续不了多久了。因为一些化石显示,像双门齿兽,到最后甚至不得不以一些非常粗糙,低营养的盐碱植物为食,这不仅反应了生态的破坏程度,也显示这些动物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而人类的到达,很可能只是凑巧的见证了这一巨型动物消亡的最后时刻。当然人类的狩猎(根据人类的遗迹的食物垃圾堆分析,澳大利亚土著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狩猎小型动物为生,狩猎大型动物的记录异常稀少)、防火都对残留的巨型物种造成了最后的伤害。
对于澳洲巨型动物来说,人类的到来,就仿佛是把一个马上就要死掉的癌症病人的氧气管拔掉一样,人类只是加速了这个不可逆的消亡进程
速度,而不是真正的推手。
互动问答
Q1: 袋狮拥有铡刀一样锋利的牙齿,为什么说袋狮是食肉的不是像熊猫那样吃竹子的?
A: 对于坚硬的食物,动物在处理时,需要的是破碎力量,而不是切割力量,就好比,你在处理核桃时,你需要的是榔头去砸,而不是用刀去切。
Q2: 袋鼠可以四肢或者仅两条腿奔跑么?
A: 不可以。袋鼠前肢修长是为了抓取和拉低树枝来方自己吃叶子。
Q3:是不是有袋鼠可以四肢奔跑?
A: 是,那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类群——麝袋鼠类,麝袋鼠类里曾经出现过一支体型巨大似狼的类群,俗称肉食袋鼠,它们和袋狮一样,发展出了匕首型的,门吃,而且出现了切割形态的颊齿。但这个类群并不丰富,而且实际上仍然是杂食性的,澳洲哺乳动物里真正扮演大型猛兽角色的只有袋狼和袋狮。
Q4:澳洲大陆东南气候相对比较好点儿的地区,也满足不了一些物种吗,还是人它们给灭了?
A:那点地区已经无法维持一个健康可以延续的种群了,现在是间冰期,森林面积会扩大。看起来区域很大,在史前的冰期,这些地方是缩小和破碎化的。
Q5:澳洲中部几乎没有巨型动物化石?
A: 中部是巨大的沙漠,没有资源养活动物。
Q6:让人类背黑锅是否出于对野保的宣传需要?
A:无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