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证明人家是豆豆(米口袋豆荚中的豆粒)
蓝灰蝶是我国北方分布最广、最常见的一种灰蝶之一。每年春天,你都可以看到它们早早的出现,在山野中翩翩飞翔,小小翅膀的亮蓝色在草丛间闪烁不停。豆豆,是板栗同学对野外一类豆科植物的统称,它们有着可爱的小叶子,还有可爱的淡紫色小花。因为豆科植物是蓝灰蝶的寄主植物,所以这两类小生命有了交集。而我们的故事,也就开始了。
这是最常见的蓝灰蝶(09年拍摄)
一、春野
5 月初,这是我们故事的开端。时值春末,繁花落尽,绿意深沉,城市里已经是夏天的味道了。不过如果这个季节你离开城市,去郊外的山里看看,却是早春的感觉:枯草尚未返青,山坡依然是枯黄的色调。草杆间,零星长出一些绿色的植物,比如野豌豆、悬钩子、马兜铃,以及一些菊科植物。风儿吹过山野,除了四处飘飞的丝带凤蝶,很少能看见别的蝶类,四下静悄悄的。可不要被这表象所迷惑!看似荒凉的山野,其实已经热闹非凡了。
春天原野并不像它看起来的那样荒凉(文中卵均从这条路边找到)
如果你深入到草丛中去,你会发现丝带凤蝶已经开始在马兜铃的茎干上产卵;蓖苞风毛菊、麻花头、漏芦这些菊科植物,正在被越冬的大网蛱蝶幼虫啃食着;它的兄弟,斑网蛱蝶宝宝,则更喜欢取食地黄那毛茸茸的叶子。这时,当你再看这片带着枯黄色调的山野,你就不会再感觉到那种荒凉的感觉了。你仿佛听得到原野表象下的蠢蠢欲动,以及草丛中的窃窃私语——在这个春日的原野上,处处生机。不过,这些蝶类的宝宝都不是我们故事的主角。事实上,我们要找的主角体型要小很多,小到大部分人都会把它忽略,甚至找都找不到。
不过,要是你细心的拜访他们的住所,必有所收获。在山路旁,你可以看到一些叶子匍匐在地面生长的小草,若不是他们盛开着的淡紫色小花,可能没有人会注意他们的存在。你若俯下身,查看它们毛茸茸的花托,就会发现上面粘着一些米粒大小的卵,圆形,直径不超过1mm。这些白色的蝶卵带着淡淡的绿意,仿佛是神仙遗落的珠宝。另一种豆科植物也已醒来,伸展开它们柔软的腰肢以及卵形的叶片。它们是某种野豌豆,具体种类只有等到开花时才有定论。靠近路旁的植株上,我找到了另一些蝶卵,以及几只淡绿色的幼虫。于是,我把这些卵和幼虫装到盒子里,带回宿舍,希望能窥探出一些属于这片山野的秘密。
米口袋
某野豌豆
虽然我暂时不清楚这些灰蝶的种类,但是根据当天山上所见的成虫,基本可以推断出它们属于琉璃灰蝶和蓝灰蝶的一种或多种,且蓝灰蝶数量更多一些,它的可能性更大。
米口袋花托上的蝶卵
米口袋花托上的蝶卵(放大)
米口袋叶背的蝶卵
米口袋叶背的蝶卵(放大)
野豌豆上的蝶卵
幼虫孵化后留下的空卵壳
二、爱吃豆荚的小幼虫
经过几天的等待,米口袋上的蝶卵绿色色调渐渐淡去,最终,小小的幼虫们破壳而出。低龄的幼虫淡黄色,体表被毛,体型非常小,肉眼很难找到。幼虫会啃食米口袋的嫩叶,以及刚萌发的嫩芽,躲在嫩芽的绒毛中。别看它们体型小,活动能力非常强,一会儿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往往要找很久才能找到,也有很多再也没有找到,神秘失踪了。连续失踪了几条幼虫后,我推测,叶也许并不是幼虫取食的部位。成虫将卵产在花托上,幼虫可能是以花朵为食的。然而,由于寄主采回的时间过长,花朵已经凋谢,幼虫只能以叶为食,而叶又不合幼虫的口味,所以他们才会到处奔走,寻找更可口的食物。
还好,二叔帮忙从山上给我采了些新鲜的米口袋回来给幼虫吃。在更换寄主的时候,我发现米口袋的豆荚上也有很多金黄色的幼虫,它们一头扎在豆荚中,一动不动。我这才恍然大悟,这些以米口袋为食的幼虫并不是吃花,因为在野外野豌豆的花上均未发现啃食痕迹,且灰蝶的卵期大概10天左右,幼虫孵化时所在的花朵已经凋谢,鲜嫩的豆荚已经长出,正好成为幼虫的食物。更换寄主后,幼虫均开始采食豆荚,这证实了我的猜测。
啃食米口袋豆荚的一龄幼虫
啃食米口袋豆荚的末龄幼虫
米口袋豆荚:幼虫只啃食表皮,不吃豆豆
三、意外:寄生蜂
另一方面,野豌豆上找到的幼虫饲养起来则顺利的多。幼虫嫩芽、老叶均可取食,没有太大的偏好。而且,由于找到的是大龄幼虫,也方便观察。幼虫每3天换龄蜕皮,非常规律。但在两次蜕皮后,问题出现了。幼虫不再进食。我在一开始以为是等待换龄或者预蛹,但是第二天我在饲养盒的底部发现了幼虫的尸体,而幼虫附近的叶子上发现了一个黄色的小茧。这是一种寄生在幼虫体内的寄生蜂幼虫结的茧,它一直蛰伏在幼虫的体内,靠灰蝶幼虫体内的组织为食,但并不致命。在获取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后,他就会钻出虫体,导致虫体的死亡。寄生蜂在蝶类饲养中是经常遇到的事情,虽然让人惋惜,但寄生蜂这种成功的生存策略也让人颇为赞叹。
寄生蜂茧和死去的幼虫
茧蜂成虫
坏运气并未就此停止。之后的几天中,野豌豆、米口袋上的幼虫陆续因寄生蜂而死亡,寄生率几乎达到了100%,没有一头幼虫可以坚持到最后。虽然寄生蜂是饲养蝴蝶朋友们的死对头,但是我们不能否定他们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根据采卵时在野外的观察,由于蓝灰蝶成虫数量较大,每朵米口袋花托上基本都可以发现蝶卵,个别甚至可达到2~3枚,所以虽然幼虫食量不大,若他们都能羽化为成虫,一年多代的它们数量必将呈级数增长,这的确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寄生蜂的加入,无疑减缓了蓝灰蝶数量的增加,最终达到了如今的平衡状态,豆科植物们也不会因灰蝶幼虫的爆发而被啃的一干二净。所以,自然界中不会有害虫,不会有农药,众生平等,万物和谐。
话说回来,寄生蜂的出现的确对我的幼期饲养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之前蝶卵孵出的幼虫,也已陆续失踪了,我所饲养的幼虫基本全军覆没。想起了四年前,我也曾饲养过蓝灰蝶的幼虫,在2龄的时候所有幼虫全部失踪。看来,这次对于灰蝶的饲养看起来似乎又要失败了。
四、转机
失望至极的我开始清理之前采回来的寄主。由于放在角落里很久没有打理,米口袋的叶子已经干枯,野豌豆的叶子也都发霉,就在这时,我惊讶的发现了几条翠绿色的幼虫,他们离开发霉的叶子,躲到盒盖上来了。由于均未被寄生,且根据虫体大小来看,我推测它们是由叶片上被忽略的卵孵化而来,并顽强的生长到现在的。我喜出望外的把它们转移到新的盒子里,并去山中采了一些新鲜的寄主。由于原先的野豌豆采自章丘,而这个种类在济南并未寻得,我只好拿另外一种大花野豌豆作替代寄主来使用。有趣的是,当我吧米口袋和野豌豆都放到盒子中时,所有幼虫均爬到了大花野豌豆的花朵上啃食了起来,很快把所有的花朵啃了个一干二净,然后它们又爬上米口袋的豆荚上取食。看来,就它们的口味来说:大花野豌豆花 > 米口袋豆荚 > 野豌豆叶(采自章丘),而米口袋叶、米口袋花、大花野豌豆叶几乎不食。
经过几日的进食后,幼虫不再进食了。之前的几只幼虫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出寄生蜂死掉的。还好,这几只幼虫似乎均未被寄生,全部陆续化蛹成功了。从蛹体毛茸茸的外表来看,这个种类是蓝灰蝶无疑了。蛹半透明,表面有零星散布的黑点,大部分都是草绿色,也有一只发育成了草黄色。就在这时,我在角落的一片叶子上发现了一只大龄的幼虫,从尾部附近残留的虫蜕上可以断定其刚蜕皮完毕。有趣的是我在幼虫附近的叶片上找到了一个金黄色的寄生蜂茧。我推测,这只幼虫虽然被寄生,在蜕皮前寄生蜂钻了出来,而这只幼虫比较强壮,完成了蜕皮,活了下来。生命,有着无限的可能。
寄生蜂茧与成活的幼虫
五、生活史影像
于是,这次充满坎坷的饲养历程终于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我得以从坎坷的饲养记录中整理出幼虫各个龄期的影像:
1龄:
刚孵化的1龄幼虫
1龄末期
2龄:
2龄:取食野豌豆嫩芽。绿色
2龄:取食米口袋豆荚。黄色
3龄:
3龄幼虫
4龄:
4龄幼虫
5龄:
5龄幼虫(被寄生死亡)
5龄幼虫
5龄幼虫
预蛹:
预蛹
预蛹
蛹:
蛹:绿色型
蛹:绿色型
蛹:褐色型
蛹:褐色型
约一周后,蛹的色彩开始变深。头部,两个栗色的大眼睛显现了出来。曾经晶莹剔透的蛹体胸部开始变成乳白色,如果你在灯光下变换光线的角度,就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靛蓝色光泽。这个部位,即将发育为成虫的翅膀。很快,翅的颜色渐渐变深,透过透明的蛹壳,成虫翅正面的美丽的宝蓝色已清晰可见。
蓝灰蝶的大眼睛
翅的蓝色渐渐显现
蝶翅美丽的宝蓝色
经过7天的蛹期,一天清早我刚起床,就发现成虫已经破蛹而出,开始羽化了。由于虫体很小,展开翅膀的时间也很短暂,大概一分钟左右。一个小时后,成虫蝶翅硬化,飞出了宿舍的窗,自由了。
蓝灰蝶的羽化
蓝灰蝶 Everes argiades
到此,蓝灰蝶与豆豆们的故事就基本讲完了。蓝灰蝶卵期未知,幼期每龄约2天,总共约10日,预蛹1天,蛹期7天。根据我的野外考察,蓝灰蝶的寄主包括:*野豌豆、大花野豌豆、鹊山野豌豆、米口袋、*苜蓿以及其他一些豆科植物(*待查明)。正因为这个灰蝶种类选择了一类分布广、种类丰富、适应性强、数量众多且萌发早的植物类群作为寄主,它们才能成为我们身边最常见的蝴蝶种类,从春季,到夏季,一直飞翔到秋季的尾巴。所以当下次你在野外再次看到这种闪着闪蓝色光泽的小生灵时,请不要忘了它们与寄生蜂的生死之战,还有那些为它们提供栖身之所,隐藏在草丛中的豆科植物们。
网站上线没有啊
今天去地里看见这种蝴蝶了,拍了几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