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说墓谈坟

写完永陵,觉得有必要写一篇关于坟墓的文字。

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就是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称得上大事的,除了战争,就是祭祀了。可见,古人在对待死亡这件事情上,该有多么重视。 “事死如事生”,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死者的一个基本原则。而这一点则可以从丰厚的墓葬和繁杂的祭礼中找到确证。很多墓葬中诸多的出土文物,都是死者生前用过的(称为明器),放入墓葬,其意愿是希望死者在彼岸世界还照样可以享用这些器物。把这一理念发挥到极致,那就是殉人制度,在明代,典籍中记载朱元璋的明孝陵和朱棣的长陵中都有不少人殉葬。这一制度,至少发端于商代,看过殷墟妇好墓的人都应该有体会。在《诗经•秦风》中也有“黄鸟”一篇,是一篇哀悼殉葬秦穆公的三位贤臣的挽诗,相当有名。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死,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因此,自然有一套礼制和规则可循。

在孔子之前,古人一般是“墓而不坟”(《礼记·檀弓》),即墓地上没有起坟包(即封土),以至于出现过认错坟或找不到坟的乌龙事件。因此,孔子给墓增加了坟包和墓碑,有了这两样物品的保证,上坟时才就不会出差错了。当然,一些大的墓葬,往往还会在墓上种树,这些树,被称之为封树。中学课本中有一篇《蹇叔哭师》中有一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虽说这句话是骂人的,但是这里的木就是所说的封树。这些便是坟墓在外观上的基本要素。

对于帝王,则把这些要素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平常人的要“超常发挥”。在坟包四周砌上了城墙,结结实实地围住了一圈很大面积的封土,因为实在太大了,所以皇帝的坟包就叫做 “宝城”。城内种上树,水土流失的问题也解决了。那么刻有皇帝名字的墓碑,则被一座高大的城楼高高地架了起来,我们称之为“明楼”。有了坟包和墓碑,坟就差不多像个样子了。为了祭祀永享,在明楼前放置石供案和石五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仅如此,还要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标志出来,棂星门就是干这个用的,棂星门指天门,皇帝死后是上天的,古代建筑中和祭祀有关的建筑都有这样一个门。所以,当导游带着游客在跨过此门时高喊,“我回来了!”只能说,这是对我们文化无知的一种讽刺。

下面就该解决祭祀的问题。古人上坟,有祭品,有香案,有烧纸钱,所以帝王更应该有,而且要有得与众不同。“事死如事生”这条规则再次发挥了作用,为了能更好地享用祭品,专门盖了大殿,这座大殿就叫做祾恩殿(这个名字是嘉靖老儿统一起的,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罔极之恩”。其实学名就叫享殿)。大殿中除了摆放香案与祭品外,还有宝座与乐器——据说这些乐器是能不演奏的。纸钱不知道还烧不烧,反正用金箔叠成的元宝是要烧的,因此,出于防火的考虑,在殿前专门设有烧金箔的炉子,就叫做焚箔炉。当然,摆放的祭品也不可能从京城带过来,因此,在祾恩门前还设有神库、神厨和宰牲亭,用于存放、处理和宰杀祭品——库和厨应该把功用说得很明了。不过,神库和神厨与祭祀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它们设在了陵墓的外面,即祾恩门外。此外,还得有个办公室来管理这套程序,因此,神库和神厨的边上,还设有祭祀署。

至于陵园的配套设施,有监、园、卫三部分。监,即神宫监,为太监的住所,执行祭祀事务。园,指园丁及其住所,任务是经营陵地瓜果、菜蔬等生产,以供祭陵之用。卫,即护陵驻军,以守卫陵寝为职责。

 
景陵监的残存
昭陵的复原图,缺少了西南角的祭祀署
庆陵原貌图,后方的那道水系如果跑到前面的话,就完美了。
长陵的明楼和石五供,再往后就是宝城了。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