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隆讲植物摄影之二: 目的,选材,构图和景深

分享/秦隆,整理/鱼念之,编辑/莉莲

先热场

嗯是不是到点儿了?嗯那就开始吧~今儿又是我给大家讲讲植物摄影的事儿。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目的、选材、构图和景深,其实我怕景深讲不完呢,先这么定吧。主要针对的是糖水片儿,而且个人风格比较明显哈,请注意辨别,嗯废话少说,先说植物摄影的目的。

【1.目的】

上次讲完了基本功,在练好了基本功之后,就该计划植物摄影的行程了。不过在出发之前,希望大家首先想想自己要拍什么样的照片。以植物摄影来说,其实主要就是两大类:科学记录照和艺术创作照。虽说最理想的状态是二者合一,但是其实他们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不同的。

1.1 科学照

首先,科学记录照要求尽可能多而明确的记录信息,其他方面则没什么要求,所以往往用较大的景深来实现更多的清晰范围,而对构图和正确曝光都没什么要求。比如这个裂瓜,尽力保证了对花蕊和花瓣结构的表达,但背景里甚至有只手,阴影也很不自然。

1.2 艺术照

而艺术照则多少相反,主要要保证的是视觉冲击力,所以更多的应用小景深来虚化,而且对曝光和构图的要求更高更严。还是那个裂瓜。可见清晰的范围很小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虚化所营造的干净背景,相对来讲要更好看一些,尽管看不出是个啥了。

1.3 组图大法好

那么既然科学照和艺术照这么难统一,有什么办法呢?诶,很简单,就是组图, 俗称多拍两张。

比如我参加出的这本图鉴,既有虚化的比较厉害的花特写和讲究构图的生境照,也有不那么讲究的叶子特写和总包特写。当然好看的都是我拍的~~。

这里要提醒早就下定决心要专拍艺术照的朋友,即使是艺术照,也需要有较全特征以供鉴定,所以——组图大法好!!组图大法好!!嗯那么第一个问题就瞬间解决了,我们也可以出门拍摄了。

【2.选材】

因为目的是需要在旅行开始之前就定好的,所以真正开始拍摄后,所涉及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选材,当然,标准很简单——好看的呗!不过我们还是分三方面细说一下:

2.1 时间—物候

首先从时间—物候方面来讲,必须是该植物的盛花期最佳了,无论科学之鉴定或艺术之审美都是如此。

像这两张款冬,更招人喜欢的是哪个?

显然左边的盛花更漂亮,又有更健全的鉴别特征。当然也有人提到了没有花的时候怎么办,当然,很多情况也是可以拍的。比如果期的植株,往往也很好看,而且也有植物学方面的价值。

再就是像刚才的两张款冬里,右边的那张,我刚去的时候就是没有见到盛花的植株,但为了不白跑一趟,也为了增加自己的物种记录,还是要拍一下花没开不怎么好看的状态。这就是圈子里著名的铁律——先求有,再求好!!

2.2 植株的选择

其次就是从植株来讲,优先选择健康/健美的植株,这个很容易理解啦。这两张杓兰,哪个好看?

我看谁敢说右边的……显然左边的健康,而且富有生命本身的美丽

而且要提醒大家的是,成群的往往更佳。

像这群紫点杓兰,本身就很壮观,而且即使是选择单株来拍,也更容易找到健美的植株。这里还有个小问题,那就是碰到变异的植株怎么办?比如四片叶子的车轴草。还有这样杂交而颜色诡异的杓兰。

这里的原则是:可以拍,但一定要先保证已经有对正常特征的记录,否则容易误导观众和你自己。(什么算正常特征呢?当然就是大多数个体所表现的特征啦)。当然,先求有再求好的铁律同样适用于植株的选择。

像这个竹根七,一直到现在我也没见过第二次,所以尽管看上去不是那么带感,也还是先拍了再说!

2.3 背景

好,还剩最后一个方面,也是跟后面的内容息息相关的一个方面。时间植株选择好了,该蹲下来拍了吧?那么从哪个角度拍呢?这就是对背景的选择了,无论科学照还是艺术照,背景都是越干净越好,实质上是减少干扰拍摄对象的画面要素,因为这会干扰观众的兴趣点。

比如这里,同一个植株,左边的照片显然比中间的照片更清新利落一点,也能让你更快的看清主体,这就是因为采用平视的角度,收入了更远【即更虚化更干净】的背景。当然总有例外,如果能像右边那样收入一些漂亮的色块,背景也未必一定要十分干净了。

那么找不到那么干净的背景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你带个黑色板子…】

【解释:嗯解释一下,光线黑白的强烈对比的确是营造干净背景的一个方法,不过自然状态下的强烈光线差别并非总能遇到,而黑色板子又不自然,个人不愿意用(但单色的板子确实是科学照或者对自然环境没有偏执要求的艺术照的利器)。至于镜头拉近的虚化后边会讲,不在选择背景的讨论范围之内。】

比如生境照这样的照片,总会有各种线条和色块参杂其中,所以此时追求的就不是简单的干净了,而是要用更宏观的眼光来看待背景中的色块和线条。

像图中成片的碎米荠,这样的成片粉色小点点因有其均一性,而可视为单一背景。于是,此时需要着意避免的,就是大线条【如地平线、照片边缘等】对拍摄对象的干扰,和“杂物”对均一性的干扰。

比如这个尖唇鸟巢兰,因为很难快速找到别的植株,所以只能在杂乱的背景里拍摄,取景的时候就让植株避开了后边黑色光斑和黄绿色光斑的界线。

以及这个秃疮花,虽然背景中线条甚多,但因为均一性,而不那么引人注意。

嗯选材其实就是这三点了,最后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安全。如果赶上高处、深水、落石,那材料再好也宁可不拍。

像这个,我们在黑龙江边上拍刺虎耳草,土石的悬崖如果垮了,还是很危险的,我们这样的植物控比较偏执,但一般的爱好者不用这样的,还是要以安全为重。另外还要注意刺枝伤害五官,尤其是脸贴近相机的时候要小心被余光里的树枝子戳到眼睛,而且我还被胡颓子的枝子戳进过耳朵,吓了一天。

【3.构图】

好,找好拍摄对象后,就该想具体举相机来框植物了,那么接下来就是今天的重头戏——构图。

回想一下,我往常的野外植物拍照时间分配大概如下:找好植株开始—找机位即背景选择和总的构图设计(10%)—试拍并不断修正参数(20%)—精细构图并不断尝试对焦(50%)—更换机位拍摄其他景别(20%)。

别看构图占的比重这么大,其实主要是耗在了对焦失误后的重新拍摄上——可即使如此,构图也仍然是整个拍摄中最添彩的部分!!也是对新手来说,提升最快的部分,毕竟抬抬手就能重新构图了,不用记各种参数。

好那么就开始讲秦氏构图了,再次需要提醒的是,要注意以下成分带有较多的个人色彩,仅供参考,请注意分辨。

3.1 单一

首先,我们接着对干净背景的选择,来谈谈秦氏构图的第一个重点——单一。我眼中所有艺术都是以达到“单一”为成功的,因为这意味着【创作思想的纯粹表达】。

就像这样,即使是看小图,你也能一眼就注意到这朵美丽的梅花草
还有这个岩匙,画面中唯一的植株能瞬间就让你注意到它

前述的选取干净背景和下文的虚化也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从构图来讲,创作时对画面要素进行精简从而让观众迅速将兴趣集中起来,自然是达到这一目标最直接的手段,上两张图就是明证。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构图中的精简并不一定简单的只选一对象,而是“只有一个吸引人的对象”,即素材有主体有次要,且情势有重有轻。

还是说这片紫点杓兰,虽然成片,但其实吸引人目光的主要还是中间那一簇,而这一簇中,最抢眼的也就是最近处的这一株,这个能理解吧。嗯,第一个重点就这么简单——单一。

3.2 经典构图(黄金分割构图)

那么以此为基础,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几个常用构图方式,首先,最重要的也最常用的,自然就是经典构图了,也即黄金分割构图,简称三分法。它有着最久经考验、最耐看的朴素美感,具体原理去看美术书,这里就不解释了。

经典构图分点和线两类,我们分别来看看例子:

这片掌叶报春的排列方式,正好应用黄金线构图
而很多植物的花序乃至植株,也都适合黄金线构图,比如这个水麦冬
而黄金点构图就更简单了
只不过当做点来看的,有时候未必只是个“点”

经典构图的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普通艺术照(或者说大部分艺术照)或兼顾艺术的科学照。

3.3 中央构图

应用第二多的就是中央构图了,把拍摄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央,用于艺术照时,主要表现的是端庄或严肃的气氛。

就像这个桃儿七,相对于优雅而言,画面中端庄的成分更多一些

而画面中融入对称轴心的对称式构图,因为用途类似,我也暂时将它放入中央构图的范畴里。

像这个独蒜兰,气氛也偏严肃,尽管融入了黄金线
还有这张好评很多的大百合【王的盛宴】,也具有端庄严肃的氛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艺术照中应用的较少,但中央构图在科学照中应用很多,因为它在等条件下更易于裁剪,也更易于寻找想要记录的特征(拍的时候放在中间就是了)。

像左边的沼兰叶子,放在中央而且四周留有空间,很容易就可以裁剪成图鉴中用的样子

3.4 边缘构图

呐,有黄金分割以内的中央构图,也就有黄金分割以外的边缘构图(我说的术语如果有误可以提哈,重在理解)。边缘构图将拍摄的主要对象置于四条黄金线以外,偏离最甚。

于我而言,也最难以掌握,所以野外的片子基本都没有,只好拿个林大拍的紫荆来充数。可以看到,边缘构图适用于个别空灵寥落气氛下的艺术照。

像这张翠菊,虽然构图非常饱满,但还是有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在里边

而且由于不具有前述的易于裁剪、方便寻找和记录等等特质,边缘构图于科学照来说基本用不上。

3.5 形势

嗯常用的一套三种构图方式就是这样,接下来说说秦氏构图的第二个重点——形势。这差不多是这一讲里最难聊的部分,我也是头一次总结,这里只能简单试着说说哈,能理解多少算多少。

3.5.1 蕴势

所谓形势当然不是指国际形势啦,我们分为势、和形两点来说。先说势:我所谓的势,是一种蕴藏于主体的造型中的、动态的、活的瞬间。

理解的核心大概是寓人于花,瓣如面蕊如睛,面目所向即其势所在。然而说到这里时,势仍是死的,只有当势不为重线(画面边缘、地平线等)所制,这个势才有下一秒就动起来的可能,才能带动画面活起来,是谓形循势而灵。

比如我深爱的这张羽叶三七

比如这丛拟耧斗菜,花朵纷繁还是很多的,我还是花了很久找到了没有切割主体和其他画面要素的一个构图(左)。而右边那张拟耧斗菜,就是在没有办法全部避免切割的时候,尽量减少损失的例子——为了避免切割画面,我常常不惜后期裁剪。

不过这里说的不为重线所制并非说一定要在势的方向大片留白,有时临近画面边缘、势向画外,也有独特的离去的婉约感。

比如这个西伯利亚铁线莲,花的朝向并没有大片留白,仍别有风味——但要注意的是我还是没有切割主体。嗯,关于【势】,我能说出来的就这么多

3.5.2 构形

以上是【蕴势】、下面说【构形】,画面各要素之间的结构组合构成了形与形间的形势。

这种固态的“势”的最佳状态,就是形与形之间通过远近相缀,达到画面的平衡,然而达到平衡的规律我还没有总结出来,大概是因为老在野外,拍摄主体时的限制条件本就已太多,难再考虑跟其他要素呼应的事儿。

不过,有一种构形很好学:那就是由数个趋同的“势”所层叠而成的韵律图。

这个形与形的结构还会影响主体的位置是否就是兴趣点所在的位置,如果势为形所坠,那主体将与其他形一起组成一个新的虚拟的“主体”,这时就该以此虚拟的主体为兴趣点重新构图。

就说这张报春,本以左下角为主体,但因为右下角的花簇与之相缀而混成,组成了新的主体,所以以这两簇花综合来构图。

也就将黄金点改成了黄金线构图【放大看辅助线哈,在此也提醒大家,相机取景框里的辅助线都要开着哈。】

另外,花与留白之间的配合,其实也属于形(花)与形(留白)的结构组合了。也即,留白也是可以参与到画面的牵制与平衡中来的。

嗯关于形势我也就能聊出这么多了,我也就是拍摄的时候偶尔会过一下脑子,要不是备课我也不会想起要把这个念头提出来,这大概算是比较个人的东西了,哈哈确实说的悬的乎儿的,能听明白多少算多少吧。

3.6 对角构图

嗯构图就差不多了,最后补充一个对角线构图,也就是主体呈线状贯穿画面对角线。

不过因为有【势】的缘故,往往不在真正的对角线上,【其实现场条件制约也是不在真正对角线上的重要因素啦】。

最后,具体到我,其实不完全是经典构图了,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经典构图的坚定拥趸,不过近些年渐渐的归于端庄,一些是因为心境和审美的变化,一些也是因为图鉴需要。

哈哈大气谈不上,就是点和线都往黄金分割之内稍微挪了一点点【放大看辅助线】。当然像讲对角线时候用的那张山丹一样,【势】与【形】对画面的牵动也是偏离辅助线的重要原因。

【4.景深】

好,今天的主要任务——构图就搞定了,接下来咱们说说景深。呃大家更看重景深么……?我还是觉得构图更重要……前面说过为了突出主体而达到表达上的“单一”,要点有三,选取干净背景和精简构图已经讲过了,现在说虚化。

那么前面的拍摄程序里为什么没有虚化(设置景深)这一步呢?

这是因为,它关乎焦距、物距和光圈大小,其操作其实已经融在了前两步里。第一步找拍摄位置时决定所用的镜头【焦距】和离主体的距离即【物距】;第二步设置曝光时顺带设置了【光圈】。

4.1 焦平面

要说虚化,先得从对焦说起,首先,想象在相机的前方有无数个与相机(实际是相机里感光元件)平行的平面,当你在拍摄中完成对焦后,焦点必会落在其中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即【焦平面】。

像这个图中红线处就是焦平面切割拍摄对象的地方,也即”落在焦平面内的部分“。能想象到么?就好像顺着紫堇的植株往下切进了石头一样【没错下边那是石头……】

而在对焦完成后,除这个焦平面将是清晰的以外,其前后的一定进深内,也会有一个清晰的范围,这个就是景深了。

中间是焦平面,右边是景深范围的远(实线)近(长虚线)界线,蓝线(其实是蓝线所在平面)之间的空间,都可以谓之清晰。

再看一个,黑北极果,图例同上图

4.2 小景深

那么接下来就具体说说大景深和小景深两个情况,刚才可以看到,景深界线以外的地方,模糊都很严重,也就是说——景深越小,清晰的范围越小,也就是虚化了。

那么怎么能达到小景深呢?其实不只是用大光圈的。大焦距(即将镜头拉到长焦端,或选用拍的更远的镜头)、小物距(靠近主体)、大光圈(小F值),这三点综合起来就能达到相对小的景深。所以说想虚化,离得近和用长焦,效果有时比放大光圈更带感。我的光圈前几年挂4,这几年挂5.6-8,不用开很大也可以十分虚化,就是因为离得近和用中长焦,建议大家也把光圈保持在4以上吧,再大的光圈不但降低画质,过于虚化也不利于鉴定,也未必利于观赏。

这种小景深的照片适于模糊主体以外的画面,突出表达主体,是艺术照里的重要手法。

像这个细叶地榆,背景其实是林缘草地,非常凌乱的环境,但是因为离得近(微距状态)景深极小,于是背景甚至都被虚化成了单色,使得主体无与伦比的突出了。但是也是有代价的,就像小元贝说的,主体也常常模糊掉一部分,像细叶地榆下半部的花被片就都看不清了。

4.3 大景深

嗯,那么怎么能增大景深呢?很简单,反过来就好了。综合小光圈(大F值)、大物距(远离主体)、小焦距(即将镜头拉到广角端,或选用焦距短的镜头),就能够得到相对大的景深。

而这也能让我们得到主体及其附近更多的画面细节,这尤其适用于需要记录细节的科学照,当然,代价就是背景往往相对杂乱。

就像这个水毛茛……

我大景深用的很少(因为刚才谁说过来着,虚化才是糖水的奥义)。所以大景深的艺术片怎么搞不太明白,这里就不讲了哈。

不过说到大景深的科学照,也有些问题。比如画面会因为大景深所要求的小光圈而造成进光量减少,故而发暗。这时要么一直暗下去,要么用慢速快门提亮但容易抖动模糊,要么开闪光灯提亮,当然前提是你得有闪、而且会使……至于提升ISO来提亮,对我这种老机器的用户来说画质降得实在太快难以忍受,新机器的用户可以尝试。

嗯景深的大小差别大概就是这样了,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用于你的拍摄目的(见【1.目的】)。嗯种种原因示意图不是很明显,我来对比一下吧:

这个紫菀,同样物距、焦距情况下,左边较小光圈(5.6)较大景深,右边较大光圈(4)较小景深,主要看背景。

最后再啰嗦一下焦平面,【尝试将主体恰当地安置于焦平面中】将是植物摄影中另一个劳神的技巧。

像这两个大花扁蕾,左边的大图虚化更柔和,因为光圈达到了5.6,属于较大的光圈(较小的F值);而右边的光圈则为9,属于一般的光圈,不过野外来讲算是较小的光圈了。但是放大看花的根部,左边大光圈小景深的反而比右边大景深的更清楚一些,至少是相当。

这就是因为,拍摄左图的时候,将花枝较好的尽可能多的安置到了焦平面内,而右图则因为要俯视花瓣的排列方式,没能将整朵花都放进焦平面里——所以小景深不是一定就比大景深模糊的,大景深运用不得当也会造成该清楚的不清楚,这就是焦平面的重要性。所以再次提醒大家不要迷信大光圈哈,我拍花的镜头最大光圈才 2.8,实际应用中九成九的情况不会超过4,更重要的是对焦平面的控制

好了,今天的必讲内容就这些了,有事的可以去忙了。

以下是选讲内容,我讲着,愿意听的就听一听,不愿意听的回头也有笔记。以下是景别、和趣味,有空再简单说说图说。

【5.景别】

呐,拍上好几张几十张并回放保证有至少一张对上焦了之后,一个构图/一个机位的照片就算拍完了,那接下来该干嘛了呢?(不是删照片!照片不急着删,此为铁律)嗯,就该下一个机位了——刚不是都说了组图大法好嘛,怎么能只拍一个机位呢?

5.1 环境照

首先说环境照:

这种照片是为了表达植物所生长的环境,及植物在其中的生长状态和生存地位所用,一般见于野生植物的拍摄。【大概是美丽芍药】这种照片需要用广角以表达尽可能多的视野,一般用18-35mm,至于光圈,则没有一定之规,看能不能既表达背景环境又不至于太过清晰影响主体吧。

个别情况下,比如像上图这样离得远啊、或者主体太小啊什么的,也会用到中长焦(包括微距)的50-100mm。同时,在构图时还要注意减少主体植株所占的比例,以将画面让给环境。

还要注意如有艺术表达的需要,还需注意拍摄主体在黄金点/线等处的位置——构图这个以下皆同,就不赘述了哈。

5.2 植株照

植株照顾名思义,用于表达植物的整体造型和生长状态。当然这张还是偏花特写一点了,这是因为我个人来讲一般将植株照混在环境照里一起解决了,很少单拍植株照所以不熟的缘故。

拍植株照时,胡杨这样的木本植物或者大百合之类的巨草或许还需使用广角,但专门拍摄植株照的话,一般的草本植物都可换上中长焦了。要点很直白,就是构图时尽量取全植株

5.3 花特写

然后就是特写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花/花序特写,用于记录植物神魂之所在——花,这可以说是组照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值得拍摄艺术照的一个景别。不过其实我们之前一直在围绕花特写再讲,所以就不细说了,一般选用中长焦段,微距定焦头更佳。花朵的构图则参见前文构图一节。

5.4 其他特写

组图里最后要拍景别的就是其他特写了。

用于记录该植物尽可能多的形态特征细节,主要是帮助鉴定,相对来讲不很要求观感,就像这个箭竹的箨鞘。而且,最后这一景别其实也是需要照片最多的一个景别(但未必是快门最多的一环,慢慢体会),比如这个箨鞘,实际为了鉴定就需要拍三四张,各个部位的细节。

当然,花以外的特写拍好了也可出艺术片的。一般选用中长焦段,微距定焦头更佳,特别是个别细节如花蕊、叶子上的毛被等可能是微距头仅有的能发挥真正实力的场合。

比如拍摄这个变异的虎耳草时(正常虎耳草有两个长瓣)镜头就进入了微距状态——知道虎耳草真实大小的就明白了。至于构图嘛,因为往往不需考虑艺术表达,故可以较随便,建议将主体置于中央并四周适度留白,可利于今后的排版裁切需要,也即前边所说的中央构图。

另外,因为此时【表达更多清晰的范围】的需要往往压过了【减少画面凌乱要素】的需要,故可用小光圈,如较暗则配以闪光灯,不必担心影响观感。

嗯完整的拍一种植物的特征,就是以上这些了,我现在实行的是7片制。即横环境照、竖环境照、横花特写、竖花特写、叶正面、叶背面、还有花背面。如果有条件或者有需要,还会补拍其他的特征,比如竹子的箨鞘,菊科植物的花序,紫草科植物的果实等等。

【6.趣味】

那么鉴定需要的照片拍完了,意犹未尽的话,还能拍些什么题材呢?

6.1 结合动物

首先,最容易想到的一点,就是搭配动物了。

最常见的题材就是虫子和花啦

6.2 抽象画面

其次,因为自然造化之神奇,抽象画面的创作也很常见。

6.3 习性行为

对,资料片里还含有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习性和行为,植物也有行为?差不多是有的哦

比如蜂斗菜开放在还能下雪的季节,耐寒的习性
还有这张星叶草,反映了吐水的习性——谁跟我说那是露水我跟谁急啊!

6.4 大型景观

再有就是比环境照还要开阔的照片——大型景观照。

比如高山草甸
亚高山暗针叶林
农田——没错农田也是一种环境啊
岩漠
还有湿地

6.5 工作人员

再有,老拍别的东西也怪没劲的,难得出来一趟,拍拍身边的人也是很好耍的不是?——是谓工作照。

当然工作照既有这样正常的
也有这样反映特殊条件下艰苦程度的,图中是我……
还有悠闲的搞怪工作照~

6.6 生态问题

最后,既然大家都是自然笔记的朋友,相信终归都是爱护自然的,所以有机会也不妨拍一拍反映生态问题的照片。

比如毁自然林变人工林
还有偷猎

最后,我想说的是,希望大家在拍摄植物的时候要尽量的爱护自然,不要采花、踩花、惊吓其他动物之类,如果不可避免,也一定要减少伤害,否则我们和偷猎的这些人有什么两样呢?

嗯就这样,下课!

图鉴《大兴安岭常见植物彩色图鉴》【合作者何理、刘文慧、潘哲、张燕如、候万成】,强调安全所用照片【刘文慧摄】、艰苦工作照【王明华摄】、搞怪工作照【武玉东摄】。其余照片均为本人拍摄,请勿商用,私用亦请告知本人。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